(三)坚持把扶贫攻坚工作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为了把扶贫资金,措施、项目、效益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各市、县进一步对47个重点扶持乡、镇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组织机关干部下乡蹲点,采取“攀穷亲”、“结对子”。“一帮一”等办法,从资金、种苗、技术、化肥、农药等方面一户一户帮,一户一户扶。1994年到1999年,全省共扶持贫困户18.L万户。同时,还积极稳妥地推行小额信贷扶贫。1999年,用于小额信贷扶贫的资金近1000万元,扶持5315户。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培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技术水平。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陵水小南坪水库、琼中百花岭水库、保亭北水南调工程、五指山至南圣公路、牙叉至南辰公路、琼中营根11万伏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二是抓好乡、村水、电、路、房建设。全省贫困地区共修筑乡村公路2038公里,桥(涵)180座,未通车的自然村从1500多个减少到300多个;拉电1467公里,未通电的自然村从2000个减少到400多个;建饮水工程(含打井)4370宗(眼),解决30万人饮用水难问题;修建水库45座,防渗渠道451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41万公顷,恢复灌溉面积2.34万公顷;改造茅草房10.7万户。三是加强科教培训。先后选派115名县、市和乡、镇干部参加全国培训,选派科技副县、市长和科技副乡、镇长109名,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举办3期贫困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和4200期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21万人次;开办“小康班”和“9+1”职教班,培养学员1700多人;扶持贫困地区一批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巩固率达90%。
(五)开展联手扶贫,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支持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1998年以来,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帮思想、帮门路、帮资金、帮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联手扶贫工作。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141个单位以及驻琼军警部队,分别与47个贫困乡、镇联手,对应帮扶。联手单位共派出干部600多人轮流常驻帮扶点,累计投入联手扶贫资金1.02亿元,其中1999年投资5055.2万元,扶持种植各种经济作物2880.9公顷,饲养猪、牛、羊5430头(只),三鸟25384只;修路180.4公里,建桥(涵)126座,拉电25.4公里,打井及建饮水工程153口(宗),修建水利工程10宗;改造茅草房1767户,举办各类培训班368期,培训35021人次。
由于加强领导,政策与措施得力,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截至1999年底,农村贫困人口人均收入,水、电、路建设,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等项目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目标。但在目前扶贫开发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扶贫资金到位慢;二是有些单位挪用、占用扶贫资金;三是部分种植项目管理工作跟不上,重种轻管或只种不管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此外,全省还有3万多户农民住茅草房。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