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改厕工作的通知

  各地、州、市要根据上述目标要求,制定出年度改厕目标计划和长期规划,并把任务逐级分解到县(市、区),层层落实责任目标。
  三、切实解决好改厕工作的实际问题农村改厕是一项“破千年旧俗,利当代子孙”的变革,农民群众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尚未引起普遍重视。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按照全省的农村改厕部署,明确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农村改厕作为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的指标之一,同时又是农村移风易俗、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落后面貌的基础设施,各级政府要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关心农民群众、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要把改厕工作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问步实施。省人民政府已成立贵州省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政府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以加强对改厕工作的领导。要不断改善改厕工作办事机构人员的工作条件,确保工作人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省改厕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要根据本系统的特点,切实抓好试底,完成一定的改厕任务。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农村改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到位。
  (二)广泛宣传,大造舆论。各地要结合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寨和文明乡镇、文明村寨活动,积极推进“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喝卫生水、上卫生厕所、居住卫生环境”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和体会到改厕的重要意义和好处,自觉地进行改厕。
  (三)抓好典型示范,推广成功经验。在农村改厕工作中,要抓好示范村、示范户和示范单位的建设。各地、州、市要抓好示范县;每个县要抓好示范乡(镇);每个乡(镇)要抓好示范村;每个村要抓好示范户。要用事实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主动改厕。在抓好示范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首先在乡(镇)机关、学校、卫生院和企业等单位以及党员、团员、乡村干部、教师、医生和妇女干部等骨干户中实施,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进而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全面推广。
  (四)加强技术培训,确保改厕质量。各地要坚持回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从当地的居住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的改厕模式,做到农民既能承受得了,又基本达到卫生要求,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标准。改厕示范县(市、区)、乡、村、户和经济状况相对富裕的地区应大力推广三格式、双瓮式、水冲式和沼气式卫生厕所,其他地区主要是对现有农厕按照卫生厕所(有墙、有顶,厕坑及贮粪池不渗漏,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贮粪池密闭有盖,粪便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进行改造,缺什么补什么。各地要结合适用于本地的卫生厕所类型,逐级举办农村改厕技术培训班,不断扩大改厕技术队伍。各级爱卫办要建立基层改厕的器材供应渠道,教好器材供应服务工作。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