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二、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九五”末至2010年,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推进城市以高中后、农村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符合我市市情,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初等、中等和高等职教衔接职业教育与企业教育、社会教育相统一,职业教育与劳动预备制度相结合,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职业教育体系。三县职业教育重在规模发展,加强初中后分流;市区重在内涵发展,侧重高中后分流。
  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加强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形成以职业学校、成人中专学校、农民文化技校和培训机构为依托,覆盖城乡的职教网络。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使职前和职后教育沟通,为转岗、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培训服务。
  进一步加强示范职业学校建设。在提高现有重点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基础上,以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为突破口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在政府统筹规划下,通过共建、联合、合并、划转等形式,对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布局调整,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职业学校,创办一批名牌特色职业学校。各县区要分别建设两所规模较大,起示范作用的职成教中心或职业学校。2001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数要由现在的126所不含省、部委办学调整为110所,校均在校生数由500人增加到700人。到2010年,全市争取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6所和市、县级示范职校6所。
  城区重点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重心逐步向高等职业教育转移。1以市职教中心等学校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创办1~2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对现有中等职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重新规划和结构重组,推进集团化办学。3选择有条件的重点职业学校,试办五年制高职班;选择有条件的技工学校发展高级技工班。4扩大职教综合高中办学规模,使职教、普教相互融通。5继续推行“厂校办学合作委员会”、“厂校联合办学董事会”等办学模式,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事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农村职业教育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实行农科教结合,职、普、成“三教”统筹,加快发展初、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实施“51111工程”即:集中力量办好5所省部、市、县级示范性职业学校;联系办好100所示范性乡镇农技校,重点扶植带动100个专业村,使10000名毕业生成为养殖专业和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0000家农户科技致富,使每户年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在农村职业学校积极推行“3+X”办学模式,并与“绿色证书”培训相结合,对取得“绿色证书”的学生,可以参加中等学校升学考试,也可以继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各县要把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作为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一种重要形式。农村职业学校还可以进行小学后分流试点,举办五年制职业高中教育,学习三年后允许参加升学考试,未能升普通中专、普通高中的可继续就读,再学二年经考核合格后发职业高中毕业证书。对持有“双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绿色证书的农村职校毕业生,在配备村级干部时予以优先考虑;在乡镇村各类站所、企业单位用人招聘时,予以优先聘用;对回乡务农的职校毕业生,在承包土地、山林、水面,从事种植、养殖、兴办个体私营企业等方面,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予以优先、优惠和扶持。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