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病险水库治理和排沙减淤工作的通知
(陕政发[2000]3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我省水库病害险情多,泥沙淤积严重,不仅降低了水库的调蓄能力,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而且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加快病险水库治理步伐,保障经济社会安全正常运行,保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全面启动病险水库治理工作,争取在“十五”期间基本完成我省病险水库的治理任务。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搞好病险水库治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我省共有水库1064座,总库容约41亿立方米。这些水库在灌溉、发电、城镇供水、水产养殖以及保障防洪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我省水库大多修建于六七十年代,因客观条件限制和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不少水库“先天不足”。同时,由于我省水土流失严重,多数水库未建排沙设施,水库淤积十分严重。据普查,全省共有病险水库376座,占水库总数的35%,因泥沙淤积,目前已损失库容15亿立方米,而且每年还在以4000-6000万立方米的速度淤损。水库因病险控制运用,每年少调蓄水量5亿立方米,严重影响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病险水库防洪能力明显下降,一旦垮坝失事,将会给下游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成为我省防洪保安的一大隐患。据测算,采取除险加固、更新改造和排沙减淤等措施,恢复、增加或保持每立方米库容所需的投资仅是新修水库的1/5左右。因此,认真解决好病险水库问题,不仅是保持和恢复我省水库调蓄能力,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效益的一条费省效宏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确保防洪安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务必充分认识治理病险水库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搞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全面安排,稳步实施,卓有成效地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二、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加快病险水库治理工作步伐
我省病险水库多,治理任务重,必须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排队,分级负责,专项治理,增加投入”的指导思想,全面安排好病险水库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