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开发信息资源。以调整农业结构和引导产销急需的生产、市场、科技、预测性信息为重点,全方位地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要实行生产信息与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相结合,全国性宏观信息与地区性的中观、微观信息相结合,国内信息与国际市场信息相结合,短期、动态信息与超前性的预测信息相结合,使信息覆盖农产品产销各个环节和农村经济各个产业层面。
四、组织建设与保障措施
(一)建立贵州农经网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领导、协调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的建设,研究审议农经网工作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由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省长担任召集人,省计委、省经贸委、省农办(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省扶贫开发办)、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贸易合作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招商局(省外协办)、省乡镇企业局、省粮食局、省气象局、省物价局、省烟草局、省农机局、省统计局、省工商局、省供销社、省物资集团总公司、省农科院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贵州农经网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省气象局,由省气象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省农办一位副主任和省农业厅一位副厅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成立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以下简称省级中心)。省级中心挂靠省气象局,省气象局领导兼任中心主任,工作人员从气象部门调剂解决。省级中心在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以市场为导向收集和开发信息资源,做好信息分析和预测,建立信息发布窗口,逐步实现省与地、州、市、县(市、区)及涉农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企业、种养大户和运销大户联网。省级中心负责组织省级和指导省以下的信息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
各州、市政府和地区行署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农经网运行管理机构,并根据我省农经网建设的规划,因地制宜地搞好本级并组织好辖区内的信息体系建设,加强信息的双向反馈和服务。
建立健全县级农村经济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县一级的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是开展信息服务,特别是直接面向广大农民提供有效信息的关键环节与重要依托。县级农经网信息服务中心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联结上级农经网信息中心,向下延伸到乡(镇)、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中介服务组织以及一些种养、运销大户,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咨询电话、印发资料等有效手段传播信息。要重点依托乡(镇)有关站所及其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地开展信息服务,把信息及时传播给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