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废止失效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决定(发布日期:2010年12月3日,实施日期:2010年12月3日)废止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厅关于
加快全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0]53号)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林业厅《关于加快全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00年9月15日
关于加快全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尽快把花卉业培育成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型主导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花卉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花卉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国内外经验证明,积极培育和发展花卉产业,不仅能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优化农业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美化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我省地域狭长,地形地貌和光照、气温、土质、降雨等自然条件多变组合,形成了多样的生态类型,适于多种花卉生长繁衍,尤其适宜球根花卉的生产,是全国繁育花卉种球的最佳地区。我省还具有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部分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紫斑牡丹、芍药、大丽花、山丹花、杜鹃、报春及许多野生花卉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与此同时,我省鲜切花生产旺季正值东南沿海高温季节的生产淡季,给我省鲜切花销售提供了市场空间。
近年来,全省花卉产业发展很快,已初步形成了优势。一是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全省已初步建起了以兰州为中心,以定西、天水。武威、陇南、临夏为重点的鲜切花、种球、种苗、盆景、绿化苗木等花卉基地。各类花卉基地70余处,面积1.76万亩,占全省花卉总面积1.98万亩的89%,基地总产值8664万元,占全省总产值8818万元的96%。其中兰州和平牡丹园、临洮大丽花基地、甘谷县实验月季园等三个基地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评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二是培育出了一批名优拳头产品。经过多年的引进、驯化、筛选,已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拳头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紫斑牡丹以花大色艳、芳香浓郁、切花质量高而蜚声国内外,是目前我国唯一被国际园艺学会进行品种登录并受保护的珍贵品种;月季已成为省内鲜切花市场的主导品种,也是北花南调、外销创汇的主要花卉;球根花卉更是我省的优势,唐菖蒲、观赏百合、郁金香、非洲菊、大丽花等以其梗长花大、色泽艳丽而闻名全国。其中唐菖蒲、郁金香等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大丽花和月季分获99昆明世博会大奖和金奖。三是子花和野生花卉资源初步得到开发利用。我省干花和野生花卉约两千多种,资源十分丰富,许多花卉是国内外珍稀特有品种,经过几年的研究已培育成功了一些名贵花木,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四是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目前,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龙头、以摊点为骨架、以信息为支撑的市场体系已初具规模。全省有各类花卉营销企业150个,花店212家,花卉专卖市场25个,从业人员6000余人。花卉消费呈迅速增长趋势,1998年全省花卉消费总量达到1.1亿元,比1995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幅在40%以上。到2005年,预计全省花卉消费总量将达到3亿元以上,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