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资源坚持“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科学开发旅游资源,避免盲目、低效重复建设。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做到旅游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奋斗目标
1、总量上一个新台阶。到2005年,争取旅游外汇收入1亿美元左右;接待国内游客1500万人次左右,国内旅游收入120亿元左右;旅游总收入130亿元左右,相当于该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5%以上。2010年争取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质量和效益达到新的水平。到2005年基本做到产品开发高品位、交通运输高效率、各项设施高标准、生态环境高质量、服务管理高水平、从业人员高素质,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3、初步建立充满活力的旅游体制。到2005年,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地方和部门统一协调、形成合力,企业全面推向市场,按市场规律运作,并形成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经过努力,尽快使“两山一湖”进入国际旅游著名品牌行列,以“两山一湖”带动全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三)主要任务
按照“两山一湖”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十五”期间,从解决“两山一湖”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入手,抓住六个重点,实现六个突破。近期,特别要加快建设黄山机场、徽杭高速公路、徽文化博物馆、徽文化主题公园、大型昼夜娱乐(包括影视)中心和黄山旅游经济学院,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
1、以改善旅游交通条件为重点,实现旅游基础设施新突破。
旅游交通,要形成外联便捷、内联通畅的陆空网。公路要重点打开连接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速通道,尽快建成徽杭高速公路、九华山后山路,建设沿江高速公路、规划筹建黄山-芜湖高速公路,屯广高等级公路;着力贯通南北,重点建设合-铜-黄高等级公路,青阳五溪—九华山公路;打开黄山北大门、九华山南大门,使“两山一湖”连成一体,并抓好环黄山公路建设,形成东西连接、南北贯通的高速公路运输网络。航空要加快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空中通道。今后,争取再按4D级扩建黄山机场,按4E级建设合肥机场,使之具备洲际通航能力;继续增加合肥、黄山至国内主要大中城市航线航班,争取开通东京、汉城、新加坡、曼谷等城市的国际航班或包机,2005年,客运吞吐能力力争比现在翻两番。铁路要加快铜贵线建设,扩建黄山火车站,增开国内主要城市旅游列车,筹建黄山—金华铁路。加快建设安庆长江大桥。水运重点抓好长江黄金水道安徽段和新安江、太平湖水上旅游开发,改善地州港条件,提高地州港口等级。区内交通建设要完善景区间的循环连接线和景区内游览步行道。
通讯,实施信息网络化工程,构建地空一体化的通讯体系,实现宽频带、全覆盖、快传输。在继续扩大程控电话交换容量的同时,加快移动通讯业务发展,健全国际、国内邮电业务功能。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国际互联网,推进旅游网上查询、网上预订和网上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