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
太平湖)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皖政[2000]32号)
各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旅游局编制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000年九月十一日
“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两山一湖”指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重点的,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及宣城市部分地区的旅游经济区。“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在我省旅游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的1/3以上,是我省旅游业的龙头。统筹规划、大力发展“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对促进全省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估价
(一)“两山一湖”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两山一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发展旅游业潜力很大。一是景点多,旅游资源分布密集。全区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4个,地面文物古迹5000多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重点街区2个。各景点之间的距离平均为5公里。黄山、太平湖、九华山三大景点间的距离也只有20多公里。二是品位高,知名度日益提高。名山、名水、名城俱备,符合建成世界旅游胜地的条件。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九华山、齐云山则分别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圣地之一和道教四大圣地之一。三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名山、名水、溶岩地貌、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多种生物物种。人文旅游资源有古城、古民居、古塔、古牌坊、古祠庵以及渊源深厚的徽学、戏曲和新安文化、佛教文化。四是区位条件优越,与我国华东、华中等地著名景区密切相连。“两山一猢”东邻我国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与这一地区的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景观相接,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向西侧沿长江黄金水道连接庐山、洞庭湖、张家界等著名景区,东西联结可以构成我国热线旅游经济圈。
(二)旅游业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