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总体目标。在2005年把四川建成中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地区,把旅游业培育成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到2010年,旅游产业实力进一步巩固、壮大,实现从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实现旅游发展总体目标的标志:
1.以国宝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以及古蜀文化瑰宝三星堆为旗帜,树立起四川旅游的国际品牌形象,高品位的自然景观和巴蜀文化景观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精品,四川成为中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四川旅游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整体形象和占有份额大幅度提高。
2.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旅游设施、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旅游经济总量和实力明显提高,2005年四川旅游总收入排名进入全国前8位,成为21世纪初全国旅游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3.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建成中国西部国际航空口岸,开通多条成都至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国际航线。省内旅游交通从公路交通为主转向航空支线交通和高速公路为主,形成重点旅游景区间快捷、安全、高效的旅游交通网络。
(五)旅游经济增长目标。
1.2000年—2005年,实现旅游发展倍增计划。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8%,到2005年达到578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9%以上。其中:入境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15%,达到8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8%,达到2.5亿美元;国内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7%,达到753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8%,达到558亿元。
2.2006年—2010年,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0年达到1376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14%。其中:入境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15%,达到16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7%,达到5.4亿美元;国内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8%,达到1.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9%,达到1331亿元。
(六)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目标。实施以创建世界级旅游精品和国家级旅游精品为重点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规划、建设、提升一批规模大、品位高、特色突出、配套完善的世界级、国家级旅游景区景点。2003年前,把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建成成熟的、与国际接轨的世界级旅游精品;2005年前,把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三星堆古遗址、四姑娘山、西岭雪山、蜀南竹海等建成成熟的世界级旅游精品;2010年前,把海螺沟冰川、自贡恐龙公园、剑门蜀道、江油李白故里、稻城亚丁、泸沽湖、螺髻山、王朗自然保护区、阆中古城、大邑刘氏庄园、泸州佛宝等建成世界级或国家级旅游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