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城区、文明城镇、文明行业。积极开展军民、警民和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把精神文明的设施建设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增力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
  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文化中小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全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充分发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弘扬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吸收国外先进文化成果,坚决抵制不良文化。重视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精心组织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抓好一批标志性工程和群众文化场所为重点,加强各类文化设施建设。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加强各种思想文化阵地特别是新闻网站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重大社会科学课题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规范文化市场的管理,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15、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法治化,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加大依法治市工作力度,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加强地方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法律监督力度,进一步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促进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巩固和加强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行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强化执法责任制,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深化司法改革,建立健全确保公正执法的一系列制度。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把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继续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层层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健全社会防范体系和社会安定保障机制。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加强信访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决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取缔邪教组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搞好双拥共建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五”计划的根本保证。要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各级党委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高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纪律,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巩固“三讲”教育成果,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视抓好新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广大党员要自觉地站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领群众一道前进。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三项工作深入健康开展,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努力消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市委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九届十二次全体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完成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