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坚持防洪抗旱并举,抓好水利建设,全面完成长江、外金川河和外秦淮河堤防达标和防洪墙建设工程,新建、改造一批排涝泵站,改造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形成全市沿江内河防洪圈。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升农业水利设施标准。
  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体制。按照“两级攻府、三级管理”的思路,合理划分市、区、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权限,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的综合执法。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的法规体系和地方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改革城市建设投资维护体制,推进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化经营和维护体制的管养分离: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
  10、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随着全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项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人口管理,重点抓好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改进和完善计划生育宏观调控体系、目标管理体制和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发展老龄事业。
  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加强土地管理,充分发挥存量土地作用,严格执行农田保护区制度。进一步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和后备资源的开发。强化长江岸线的开发和保护,做到合理利用。加强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预警,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绿化、美化、净化城市,营造美观舒适的生态环境。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继续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不断完善综合决策机制及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生态防护体系,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主城的绿化建设要与美化、亮化和景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巩固和提高国家园林城市的水平。农村的绿化要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提高农田林网和村庄绿化标准。切实抓好水环境、大气和噪声污染的治理,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完成城北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加快市内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步伐,实行工业污染治理全过程控制,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管理,基本实现主城无工业污染企业的目标。继续增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努力把我市建设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最佳人居城市。
  11、强化教育和人才优势,构建适应中心城市发展需要的人才高地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发挥并不断强化南京的教育和人才优势,加强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构建人才高地,以满足城市全面发展的需要。
  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教学和考试制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地方特色高等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全民教育体系。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加快薄弱学校的改造,努力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全面实施面向新世纪的人才工程,加快构建南京人才高地。建立全方位吸纳优秀人才的引进机制,千方百计地引进、吸纳、集聚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重点工程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培养机制和激励优秀人才的分配奖励机制,进一步健全为优秀人才服务的配套保障机制,从各方面营造优良的环境,吸引海内外各类优秀人才来宁创业,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年轻化的骨干人才队伍。
  12、努力扩大就业,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