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三、“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围绕我市“十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任务。
  1、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三个基地”为重点,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1世纪初期,我市工业将在国内外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经受严峻的考验。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引进国内外的资本、技术和管理,不失时机地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对我市保持经济增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关重要。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市的先导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市的科技人才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为全市经济发展拓展战略空间。
  石油化工、车辆制造、电子信息是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国有资产拥有量最大的三个支柱产业,也是国家和省支持、关注的重点。要综合运用改革开放和资本运作措施,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把有规模优势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把有产品特色的企业做精做专,加快产品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车辆制造、电子信息工业基地。到“十五”期末,“三个基地”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份额要达到70%左右。
  在新的机制和技术基础上,积极发展适合大城市环境要求、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的都市型工业。轻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室内装潢、印刷包装、工艺美术等行业要抓住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有利时机,加快开发新产品,增强品牌意识,显著提升我市工业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要抓住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的机遇,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机械、化工、冶金、建筑、建材等传统行业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2、以培育“三个中心”为重点,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市适应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新形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结合我市的产业结构特点,充分发挥区位、科技、文化优势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改组传统服务业,把南京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贸流通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现代服务中心。
  努力形成多层次的贸易市场体系,合理布局大型商业设施,大力培育商贸企业集团,加强口岸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建设国内一流的中央商务区,加快把我市建成长江下游的商贸流通中心,进一步提高南京在国内市场流通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传统服务业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进行改造,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等新兴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促进商贸、交通运输、邮电、娱乐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
  依托和发挥南京较强的科技综合实力,加快建立集高新技术基础研究、试验开发、应用推广于一体的科技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体系,使我市真正成为知识产品的研究开发、交易转化中心,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的孵化中心,高科技创业人才培养和聚集中心。
  大力发展与经济国际化和人民生活现代化关系密切的现代服务业。依托南京作为央行跨省大区分行所在地的优势,大力提升金融、证券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古都与江滨特色的优势,高起点、大空间地规划旅游产业,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提高我市旅游业的水平。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完善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提高群众的居住水平。大力促进中介服务业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机构,应与行政部门脱钩,依法独立执业,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发展水平,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3、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做强做大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保持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尽快做强做大农村经济是全市经济的战略任务之一,要切实抓紧抓好全市方方面面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充分调动城乡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自觉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各县郊要结合实际,积极实施全市农业现代化工作规划,“十五”期间要为2010年全市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