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施科普教育“十、百、千、万”工程。加强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教育;创建10个省级科普文明街道、10个市科普文明乡镇,评选、表彰南京十大科技之星;创建100个市级科普文明社区居委会;开展1000场次科普活动;建设社区科普画廊达2000米;用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5万人次。
13、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10个教育现代化乡镇和一批国家、省、市示范学校;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与50%的中学和省实验小学的联通;积极构建以继续教育为重点的终身教育体系,年培训市民达80万人次。
14、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广病人选医院、选医生的做法;重点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医环境,做好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康复工作。
15、积极推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举办南京市第17届运动会;在社区和乡镇新建一批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和全民健身点,主城区65%以上的社区达省级体育先进社区;不断丰富中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评选100个中老年文明晨练点。
16、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结合联合国倡导的“国际志愿者年”,组织全市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科普志愿者开展“服务在社区,奉献在社会”系列活动;进行南京市志愿者服务储蓄卡制度试点;成立全市志愿者工作指导小组,继续推进“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推进社会各界与特殊家庭、困难职工“结对帮扶”。
17、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广告宣传。制定《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公益广告创意大奖赛;在全市机场、车站、码头、主要路口及中心广场设置15块大型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广告牌,努力营造文明氛围。
18、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成400万平方米小区出新;建设城市亮化环路,增加新的城市亮化景点,提高整体亮化档次,城郊结合部镇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消灭道路两侧露天储粪坑(池)。
19、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体系;认真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启动信息化金盾工程,建立适应现代化城市动态控制体系;建立交通警务管理系统;以提高行人文明素质为重点,规范行人交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