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农业厅关于抓好2001年农业生产意见的通知

  二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结合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坡耕地改造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种植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生产要适度调减坡台土、下湿田的小麦和部分红苕,稳定水稻、玉米面积,增加市场前景好的豆类和小杂粮。经济作物生产要稳定油菜,扩种花生,重点发展精细蔬菜、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加快水果品种改造更新,抓好名优茶区域开发,稳步发展花卉,积极发展中药材,建设绿色食品和名优南亚热带作物。
  三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成都平原地区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加强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精品农业建设,重点发展中高档优质稻和专用小麦生产,大力发展“两高双低”优质油菜,开发优质菜油,发展中高档优质蔬菜和落叶优质水果,加快发展优质花卉,突出抓好优质杂交水稻种子基地建设,形成优质水稻种子生产中心。攀西地区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重点发展高档特种优质稻,开发优质米,加快建设优质脐橙、花卉、糖料、蚕桑基地,开发石榴、芒果、龙眼等热带水果和早市优质蔬菜。丘陵地区、盆周山区要大力发展商品农业,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中高档优质稻;以饲料粮品种为重点,继续主攻玉米;抓好薯类生产和加工转化增值;积极开发大豆;重点开发“两高双低”优质油菜;合理布局,抓好产棉大县,建设具有规模和优势的棉花基地。长江河谷规模开发优质甜橙和早市蔬菜,川中建设优质柚、柠檬和早熟梨基地,加速改造和更新柑桔老品种;盆周山区抓好名优茶和富硒茶开发,加快发展川产地道中药材。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抓好耕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需的青稞、荞麦,实施好“玉米增粮工程”,逐步提高粮食自给水平,积极发展优质苹果、反季节蔬菜和名特中药材。
  四、实施耕地整治工程,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我省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中低产田土比重大,水土流失严重。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耕地改造整治力度,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对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一要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各地要将省政府提出的“十五”期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六六”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充分发动群众,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护好基本农田。二要抓好耕地整治。加大坡耕地改造治理的力度,以改促退、以改促调,确保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三要抓好冬水田、下湿田改造,做到能排能灌、能水能旱,变一季为两季多熟,增产增收。四要抓好综合利用。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耕农艺措施相结合,通过耕地整治和改造,做到良种、良田、良壤、良制、良法“五良”配套。
  五、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