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机局关于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二)农机技术创新和推广取得成效,开拓了新的农机化发展领域。各综合示范县(市)在巩固提高耕耙、灌排、植保、脱粒和三麦收割机械化的基础上,积极主攻水稻种植机械化这一难点,大力推广高性能水稻收获机械,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取得了突破。丹阳、武进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获得了大面积高产;江宁、江都、金湖引进高性能水稻插秧机进行机械化育秧、插秧试验,不仅在机插技术上取得成功,而且大大降低了育秧成本,为机插秧大面积推广和走向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铜山、赣榆大面积推广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小麦亩产增百斤以上。与此同时,各示范县还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积极试验示范推广秸秆还田、粮食烘干、河道清淤等新机具;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试验示范油菜收获、蔬菜和花卉种植、设施农业生产等新技术、新机具,这些新技术和新的作业项目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为我省农机化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三)改革农机投资和经营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机化投入,增强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后劲。在投入机制上,各综合示范县(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国家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集体和社会其他方面投入为补充的新的农机化投入制度,形成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层次扶持,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经营的新局面。从所评价的综合示范县(市)来看,“九五”前4年,9个示范县(市)农机总投入达到10.45亿元,平均每县(市)1.16亿元。相当于“九五”以前农机投资的总和。在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上,也有许多新的举措。如江都市率先在县(市)级建立了农机化发展基金,这一做法和经验已推广到全省50多个市县,对全省农机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东台市将农发资金大部分和村组公积金的20—30%用于大中型农机具的推广补助或参股,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海安县各种农业专项资金均按20%以上比例用于农机投入,通过资金补贴、信贷支持,典型引路等办法引导农民投入,加快了农机具更新和推广速度。
  (四)加强农机法制化管理,发展市场化、产业化农机服务,走出了一条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新路子。各综合示范县(市)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农机化安全监督管理,加强执法队伍培训,大力开展农机配件供应和维修市场整顿,净化农机市场,切实维护广大机手和农民的利益。金湖县率先在全省实施拖拉机监理,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海安县农机监理所积极推行“文明监理,优质服务”,获得农业部表彰。各综合示范县(市)积极探索和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化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培植市场主体,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江阴市和江都市以乡镇农机站为依托,建立农机行业协会,成为政府农机部门与农机户联系的新纽带;武进市对村级集体经营的农机服务队进行转制改革,吸收机工入股,提高了机工责任心和作业的积极性;常熟市虞山镇借鉴股份公司的做法,建立了农机专业服务公司,常熟市还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县级农机化综合服务中心。为发展市场化、产业化农机服务,各综合示范县(市)发挥大中型机械多的优势,积极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武进市前黄镇组织了85台农民拥有的“洋马”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机收收割服务,年作业时间长达3个月,转战四川、山东、浙江、安徽、上海5省市20多个县(市),平均每台“洋马”机作业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江都市、金湖县农机部门大规模地组织机手跨区作业,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0—40元。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