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在新型科技体制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多层次、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和面向全社会科技进步的宏观科技管理体系。
  --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科技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和收入大幅度提高。
  --培养和造就我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二、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的方向
  4、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转制。可以自主选择转制方式和模式,可转为科技型企业,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也可以转为企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从河南实际出发,把推进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同河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使其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研究机构(中心),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鼓励实行企业化转制的科研机构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科研机构吸收法人和个人投资入股,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对其中符合条件的积极扶持上市。规模较小的科研机构可实行股份合作制、合伙制,也可租赁、出售给个人经营。
  5、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步骤地进行精简和优化组合。大多数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转为科技型企业、进入企业或转为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政府支持的科研机构仍作为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其中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也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科研机构分离;个别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大基础性或共性技术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科研机构,通过调整结构、优化组合形成一支精干队伍,可以继续按事业单位管理。
  6、省科学院、农科院要整体推进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自身优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吸纳优势科技力量,完善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发展成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集中精于科研力量,突出优势学科,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精于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可持续创新能力。改革运行机制,以项目为载体,建立竞争、流动的科研和人才管理机制。
  --要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园,逐步形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孵化器和辐射源。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