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事局转发市人事局关于杭州市新世纪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失效]

  3、人才配置目标。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调整产业间的人才资源结构,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资源;稳定和发展农业科技人员队伍;改善第二产业人才专业结构,增加新兴第三产业人才数量,重点开发信息、金融、旅游、贸易、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到2005年,全市一、二、三产业的人才分别由1999年末的1.8%、30.0%和68.2%调整为1.7%、28.3%和70%。
  4、人才效益目标。“知识生产率”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05年,全市每百万GDP中所使用的人才数由“九五”期末的3.61人降低到3人以下。
  三、工作重点
  1、加大拔尖人才培养力度。研究制定并实施新世纪“131”中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即培养100名45岁左右的在国内或省内领先的学术技术带头人,300名40岁以下的后备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40岁左右的专业技术骨干。“131”人才培养计划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
  2、加大“两高一青”人才引进力度。平均每年引进毕业生和在职科技骨干2万名以上,重点是加快引进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
  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为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更新观念,倡导终身学习,要在扩大继续教育覆盖面的同时,丰富学习内容,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
  4、加强人才市场建设。为了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大人才市场的建设力度,加大市场设施投入,建立现代化的人才市场网络,完善人才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市场规则,提高服务质量。并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促进其健康发展。
  四、对策措施
  (一)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国内外优秀人才。
  1、在认真贯彻市政府杭政(2000)1号文件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有关引进优秀人才的政策,营造人才创业环境,增加人才创业自由度。同时拓宽引进渠道,采取调动、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实业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和紧缺人才。
  2、对来杭创业发展的出国留学人员,在工商登记、税收、银行贷款、资助资金等方面给予享受优惠政策。对带高新技术成果、项目来杭实施转化或从事高新技术项目研究开发的获得国家承认的国外硕士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可提供10万元以下的一次性资助。积极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发挥其孵化器的作用,并在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和改善技术开发、实验设备、图书信息等软件条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国外专家给予“荣誉市民”、“钱江友谊奖”等奖励。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