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刘淇市长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报告的通知

  水污染防治。保护地表及地下饮用水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开展地表水综合整治。到“十五”末期,使市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到国家标准。防治农村水源污染。保护地下水水质,逐步提高、恢复地下水水位。治理凉水河、莲花河、小龙河。落实《海河流域防治规划》,实施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建设清河、吴家村、小红门、卢沟桥等污水处理厂,同时建设相应的污泥消纳处理设施。结合城区改造对旧沟和合流下水道进行更新改造,加快建设市区污水截流管线。到2005年使市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60万吨左右,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实现市区和城近郊区河湖水环境根本改观。郊区城镇共形成二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0万吨以上。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强城市垃圾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全面实行垃圾收费制度,加强垃圾处理费收取和使用监管。建设和完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处置系统,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回收和处理,提高垃圾资源化率。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郊区城镇、村镇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和消纳场所建设。提高环境卫生的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完成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示范工程建设。到“十五”末期,使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资源化率达到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工业污染源防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使排污企业在稳定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在重点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水平。加速削减冶金、电力、建材和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结合市区工业搬迁和郊区小城镇建设,减少市区污染,控制郊区工业污染。到“十五”末期,工业污染源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目前基础上再削减30%以上。
  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等污染防治。加强对社会噪声的管理,减轻居住区周围餐饮、娱乐业和施工噪声,控制交通噪声发展;提高道路、住宅的减噪抗噪设计标准。加强电磁辐射源申报登记、建设审批和监测管理工作。对放射性污染源和废物产生与排放做到全面有效监控,放射性废物、废源全部得到妥善处理处置。积极探索并加强光污染防治。
  (二)改善首都生态环境
  以造林绿化、治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为重点,以全面改善首都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快构筑首都绿色生态屏障,着重搞好重点区域的生态建设和保护,逐步实现首都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
  建成三道绿色生态屏障。以燕山、太行山绿化工程、前山脸爆破造林工程为重点,建设山区生态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使林木覆盖率提高到70%以上。以“五河、十路”和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搞好绿色通道建设,构筑平原生态圈,使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以首都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为重点,形成城区生态圈。
  加强重点区域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水源保护区以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为核心,加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搞好水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提高水源涵养和保护能力。“十五”期间,加快建设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上游水源地水土保持工程,营造水源涵养林;加快官厅水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搞好第八水厂防护区水源防护林建设。深山绿化与水土保持区以保持水土和防治山洪泥石流为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防护林营造,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山洪泥石流防治等工程建设,控制水土流失,防治与减轻自然灾害,形成山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浅山景观生态区以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为特色,营造风景林,建设名优特果品生产和林果良种繁育基地,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风沙治理区以防风固沙林网建设为基础,加快五大风沙危害区综合治理,完成1.3万公顷沙地、10.9万公顷潜在风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平原生态与节水农业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综合治理水土环境污染,全面实现农田林网化和四旁绿化,建设绿色通道和森林公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15~20个自然保护区。加快8个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县的建设。搞好远郊区卫星城、中心镇、建制镇环城林和村镇片林的建设。
  加强市区绿化。在抓好街道、居住区、公共场所等绿化建设的同时,集中建设好市区中心大面积公共绿地。加强新建道路和城区重点道路及水系两侧的绿化建设,形成中心城区的道路、水系绿化网。通过拆房建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措施,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提高新建成区和危旧房改造区绿地面积标准。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合理配置、优化品种,形成以树木为主,乔木、灌木、花草结合的种植结构,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力争形成比较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把首都建成一流园林城市。
  (三)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加强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关系首都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十五”时期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与节约,提高矿产等其它资源的利用率。
  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建设节水型城市为目标,采取“量水而行”的原则,坚持开源节流并举、节流优先,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强水源保护和涵养,减少地下水开采,积极实施人工降雨和人工补水工程,利用大气水努力增加补给。积极开展雨水截流和雨洪利用,建设雨洪拦蓄工程,回补地下水。逐步实现市区城市自来水与自建设施供水(自备井)的管网连接,并进行统一调度,争取市区地下水平水年不再继续超采,丰水年适量回补。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服务业。提高全体市民的水资源忧患和节约意识,调动全社会节水的积极性。积极应用节水技术和措施,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大力倡导家庭节水。积极开展污水资源化再利用,力争到“十五”末期日污水回用达到50万吨。采用征收水资源使用费、开展水资源使用权交易等经济手段,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使用,推动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再利用。加强水资源动态监测。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政府土地管理职能,切实保护耕地。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增加耕地后备资源,保持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强化对农用地管理和转用审批,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强近郊区、远郊平原区、山谷盆地、河川谷地等重点区域的耕地保护和对基本农田的管理。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分类指导,合理规划各类功能区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市区用地规模,适当安排卫星城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村镇建设外延扩大和占用耕地、林地,优先安排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非金属建材、地热等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查,实施资源保护政策,大力推行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满足城乡建设的需要。
  (四)促进人口健康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外来人口管理,调整人口分布,积极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严格控制人口总量。继续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并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调控体系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改进计划生育服务,促进优生优育。强化对外来人口、人户分离人员、城乡结合部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在严格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同时,鼓励高素质人才在京落户。
  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以促进首都经济发展和维护首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为出发点,根据居留时间长短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就业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法制观念,依法保护外来人口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基本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流动有序的管理新格局。
  调整人口分布。鼓励市区人口向卫星城和小城镇转移,改变人口过于集中在市区的状况,缓解市区基础设施和发展空间的压力。逐步探索实行有差别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价格政策,降低边缘集团、卫星城的生活成本,增强对市区人口转移的吸引力。鼓励山区人口向山外流动,对自然资源匮乏、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继续进行人口搬迁。
  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采取切实措施,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坚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互助制度,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老年人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大力兴办公共养老设施和活动设施,到“十五”末期使全市养老设施总床位达到3万张。依托社区积极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
  积极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断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培养女性人才。切实保护和维护妇女在参政议政、文化教育、就业与劳动保护、卫生保健、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不断发展儿童事业,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重视和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残疾人康复、教育、体育设施,提高城市无障碍设施水平,满足残疾人的需要。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改善残疾人状况。
  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推进社会发展的机制创新,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发展体系,力争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创造发展机会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使首都社会发展综合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方便、健康和幸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