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刘淇市长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报告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刘淇市长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报告的通知
(京政发[2001]1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刘淇市长《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并按照刘淇市长在市政府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统揽全局、把握重点,狠抓落实、乘势前进;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求实创新”的总体要求,努力完成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

                                       北京市人民政府
                                     二00一年三月十二日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001年2月10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序言



  “九五”计划的圆满完成和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标志着首都发展开始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今后五至十年,是首都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是北京市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首都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十五”时期全市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做出了总体部署,是指导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制定其它各项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一)首都发展的新起点
  “九五”时期,是北京市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确立首都经济发展战略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时期;是积极探索和实践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之路,首都功能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重要时期;也是全市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城市建设阔步前进、人民生活提前跨入小康、社会经济生活出现历史性重大变化的时期。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励精图治,胜利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全市经济年均递增10%,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60.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00美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58.3%,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城市发展初步实现向“建管并重”转变,基础设施发生历史性飞跃,瓶颈制约大大缓解,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382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1.8倍。一大批现代化公共建筑建成使用,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项改革持续深化,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更加活跃,一系列重大国际国内活动的成功举办,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了北京新的发展形象。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九五”计划的圆满完成和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标志着首都综合发展水平已历史性地站在新起点上,开始进入由工业化中后期向知识经济跨越、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的发展阶段。
  值得重视的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与首都功能和市场需求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发展活力不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还不够协调;水资源供求紧张的矛盾突出;环境治理的任务艰巨;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城市发展不平衡,南部地区、卫星城和边缘集团建设总体上滞后,市区人口和产业过于密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因素时有出现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五”期间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世纪之初的新课题
  今后五到十年,我们既面临严峻的挑战,更有着难得的机遇。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将为北京开发转化科教、智力等战略优势资源,实现首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开放的加速推进,将为北京发挥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提高发展水平提供新的条件;全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将为北京加快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创造更多的机会;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商务中心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将推动多方面要素的聚集和扩散,为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长期快速增长注入新的巨大活力;全力申办2008年奥运会,将加快首都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和城市形象提供新的契机。
  面对新的环境和条件,切实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步伐,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既是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对首都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首都现代化建设实践步入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根据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新三步走”战略部署,未来五十年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是:第一个十年打好基础,到2010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个十年巩固提高,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使北京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再用三十年的时间,即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使北京成为当代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三)未来十年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北京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着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和中关村开发战略,在加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建设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显著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建首善之区,创一流城市,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现代化。
  基本实现首都经济的现代化。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以上。经济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2%,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起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知识创新体系和机制,使北京成为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体系。
  基本实现首都社会的现代化。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5%以上。基本实现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每百人拥有计算机数量超过20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形成与不同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4岁。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文化、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居民生活达到初步富裕。
  基本实现首都城市的现代化。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体系,形成现代化与古都风貌和谐结合的国际大都市城市格局。建成商务中心区,使之成为重要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实现规范化、高效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预期指标
  “十五”期间,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为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指导方针上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继续做好发展以知识经济为方向、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这篇大文章。坚持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的统一,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面增强首都经济的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进取,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生机勃勃的发展路子。
  第二,坚持建首善、创一流,保护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以建首善之区、创一流水平要求各个方面、贯穿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四个服务”的档次和水平,巩固和拓展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加快首都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坚持正确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和保护古都风貌的关系,不断地向全国和全世界展现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新的进步、新的风貌和新的成就。
  第三,坚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继续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和首都的比较优势,优先发展教育,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首都经济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抢占21世纪发展的制高点,增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竞争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