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利用外资签约项目和协议项目的跟踪服务,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抓住入世后外商投资领域放宽的时机,争取在商业、外贸、教育、旅游、文化、金融、保险等领域利用外资取得积极进展。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招商方式,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豫投资。加快海河流域水污染治理、西气东输用气工程等一批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扩大利用国外贷款规模。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引导优势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预期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断。
积极引进东部地区尤其是上海的技术、人才和建管经验,提高我省交通、城建等建设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加强电子、生物技术、家电、食品等行业与东部地区的合作。积极推动豫津经济技术合作。鼓励省内企业在东部地区和著名高校建立研发中心,嫁接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好各驻外机构的信息、中介、桥梁和窗口作用,为东引西进搞好服务。继续组织好劳务输出,积极参与东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加快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重点高校重组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今年高校招生14万人,比去年增加2.31万人。加大高等专科和中等专业学校合并重组力度,搞好部门所属中专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外资和社会力量办学范围。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加快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加快在全省大中城市和具备条件的县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招生36万人,中专招生10万人。
适当集中省高技术产业化贴息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支持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加快科研院所市场化步伐,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组建风险投资机构。抓好与中科院、北大、清华等科技合作项目的落实。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科技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来豫创业。
(八)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启动黄河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抓好太行山绿化、黄河故道治沙,抓紧长江、淮河流域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加强黄淮海流域水污染治理,保证用水安全。加快郑州等中心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步伐。依法保护自然资源。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继续推进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和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河医大一附院病房楼和省人民医院病房楼等一批在建项目建成投用,开工建设省体育中心、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病房楼,积极推进河南大剧院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配合国家搞好贫困县医院建设和农民健康工程项目实施。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提高企业职工工资。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切实做好“两个确保”工作,认真解决好城镇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