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重点要抓好行政执法这个关键环节,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
(一)要理顺行政执法体制。以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为契机,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线,继续深入贯彻落实
行政处罚法,进一步清理行政执法主体,依法确认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明确界定职责权限。着重处理好法律、法规主要执行部门和配合部门执行部门相互之间的具体执法过程中的衔接关系,解决好行政职能交叉重叠、权力过分分散而导致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等问题。要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所有行政机关都要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更好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真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要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改革现行行政审批制度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适应中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新形势要求,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廉政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创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研究探索,加快改革步伐。要把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点突破口,坚持从市场经济条件的政府职能定位出发,减少审批事项,界定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要增加审批透明度,实行审批责任制,加强审批监督,保证行政审批有法可依,依法进行。为此,必须创新审批制度,完善审批程序,规范审批操作,各级、个部门要对现有审批事项进一步进行分类排队,加以区别:分居实际,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该削减的要坚决削减,凡是能用核准或备案办法解决问题的就坚决不再用审批;对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事项仍需继续保留审批的,要集中精力加强管理,对新增审批事项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严格控制。
(三)要大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并进一步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执法特点依法细化执法程序和执法制度,尽可能地分解行政执法权限,缩小执法自由裁量幅度,搞好行政处罚案卷的立卷评查,重点抓好收费、罚款等行政行为的规范。要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彻底脱钩,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任何行政机关都不得向执法人员和下级机关下达收费和罚款指标,不得设立“小金库”,要全面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机构相分离的规定,切实加强管理,依法处置罚没物品。同时,要重视做好执法矛盾协调工作,保障执法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