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
总体目标:“十五”期间,全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保持98%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全国领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控制在30%以下,非公有制经济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5%以上。
二、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改造,促进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扩大国外和民间投资的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工业经济的活力。
--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在重点产业中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主体精干,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实力和企业市场竞争力。
--加快技术进步。广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烟草及配套、有色金属(钢铁)、磷化工、电力、机电、医药、食品、建材8个重点产业中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和技术开发能力有较大提高,一批优势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得到增强。
--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决策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步伐。通过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依法破产、淘汰关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核销破产企业债务等手段,拓宽劣势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的通道。
三、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十五”期间,我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烟草及配套、有色金属(钢铁)、磷化工、电力、机电、医药、食品、建材8个重点产业。通过结构调整,上述8个重点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到“十五”末期力争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其中,除烟草工业以外的其他产业总产值占65%以上。
(一)烟草及配套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烟草产业要通过外引内联,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带动配套产业发展,积极寻求与国外知名的大型烟草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要加快烟草工业的整体技术进步,重点引进关键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快辅料进口替代产品开发,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巩固和加强烟草支柱产业地位。到2005年,力争烟草工业产值和利税分别达到400亿元和350亿元左右,卷烟销售争取占全国市场的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