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四十三、市物价局(共5项)
181.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左右。
负责人:市物价局李仲源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82.继续支持基础产业的发展,积极疏导水、电力、供暖等价格矛盾,全面推进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
负责人:市物价局李仲源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83.按照市政府治理大气环境的要求,安排好提高二氧化硫排污费标准等项工作。
负责人:市物价局李仲源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84.下力气抓紧抓好物价监督检查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全面实施新的明码标价制度,为首都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负责人:市物价局李仲源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85.建设和完善“京价网”,提高价格管理信息化水平。
负责人:市物价局李仲源、市信息办华平澜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四十四、市粮食局(共5项)
186.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粮食库存大检查的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做到“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粮库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统计、会计和库存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粮库的计算机联网。
责任人:市粮食局田鸿儒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87.推广“定单农业”,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用粮企业与本市粮食产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负责人:市粮食局田鸿儒、市农委赵凤山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88.加快地方储备粮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将储备粮油向交通方便、设施较好的国家粮食储备库集并,使全市储粮库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一半以上。
责任人:市粮食局田鸿儒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89.提前一年完成市政府1999年下半年下达的“三年消化18亿公斤市属保护价库存粮食”的任务。
责任人:市粮食局田鸿儒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90.搞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中央下达我市5000万公斤的建仓任务。
责任人:市粮食局田鸿儒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四十五、市劳教局(共3项)
191.维护劳教场所安全稳定,确保所内不发生重大案件和重大生产事故。
责任人:市劳教局周凯东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92.加强劳教场所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对“法轮功”劳教人员和其他罪错的劳教人员实施依法收容,并进行有效转化,总结教育转化“法轮功”劳教人员的成功经验,推动教育转化工作深入开展。
责任人:市劳教局周凯东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93.加强依法治所,深化所务公开,对劳教人员减期、提前解教、所外执行案件的办理,实行逐级公开审批,并允许劳教人员及其家属和社会有关人士参与、监督。
责任人:市劳教局周凯东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四十六、市人防办(共2项)
194.完成“结建”人防工程40万平方米;加固人防工程4050平方米;改造44877平方米;报废回填21303平方米;新开发利用人防工程15万平方米;通过《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规划编制要则》;编制完成《东单、王府井商业中心区地下空间发展规划》。
责任人:市人防办刘寿海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95.完善“528"指挥所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新建更新警报器45台;开展《北京市人民防空应急预案》和重点经济目标防护调研。
责任人:市人防办刘寿海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四十七、首绿委办(市林业局)(共2项)
196.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按照构建北京三道绿色屏障的要求,确保完成绿化隔离地区约2333公顷(35000亩)的绿化任务,高质量高起点打好“五河十路”绿化工程的开局。完成京石、京开、京津塘、京沈、京张5条公路北京段总长233公里、7000公顷(10.5万亩)的造林任务。
负责人:首绿委办(市林业局)宋希友、市规划委单霁翔、市国土房管局(市政府房改办)王文英、市园林局王仁凯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97.组织实施《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大规模开展植树、种草工作。在郊区重点风沙危害区营造固沙片林约2667公顷(4万亩)。完成山区风景区造林约3333公顷(5万亩),其中爆破造林1333公顷(2万亩)。农田林网及四旁植树1000万株。封山育林1.3万公顷(20万亩),中幼林抚育2万公顷(30万亩)。组织中央、市属单位义务植树400万株。
负责人:首绿委办(市林业局)宋希友、市园林局王仁凯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四十八、市信息办(共4项)
198.加快实施“数字北京”工程,尽快建立各级党政机关信息化工作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运用先进科技和现代管理手段,积极推进网上办公,有行政审批权的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扩大网上政务公开的范围。选择10个左右部门作为试点单位,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的步伐,把电子政务推进到实用阶段。完善北京投资平台,提高政府办事透明度和管理效能。
负责人:市信息办华平澜、市编办李超钢、市政府法制办王嘉彦、市计委沈宝昌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199.继续建设以光缆为主体的首都传输骨干网和各种宽带接入网,重点实施政务专用光纤管线工程,建设并完善大容量的首都地区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合。继续完善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建设及服务功能,完成18个区县的分节点建设,形成多媒体宽带应用网络。
负责人:市信息办华平澜、市广播电视局李廷芝、市通信管理局陈卫军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200.组织实施空间信息工程,推进空间信息的开发利用和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组建北京信息资源管理中心,4月底前成立,5月份开始运行。逐步集中管理首都重要信息资源,进行全市信息资源的统筹规划,大力推动数据库建设,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网上共享。启动建设北京市全球卫星定位综合应用服务系统;实施北京地区的航拍计划;逐步理顺空间基础信息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数字绿化带二期工程建设;促进空间信息在规划、林业、农业、水资源、国土等领域的应用。
负责人:市信息办华平澜、市计委沈宝昌、市规划委单霁翔、市规划院朱嘉广、首绿委办(市林业局)宋希友、市农委赵凤山、市水利局刘汉桂、市农业局程贤禄、市国土房管局(市政府房改办)王文英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201.进一步加强信息化软环境建设,加快信息法规建设和信息安全体系及标准化建设。出台《北京市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北京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全面开展工作;宣传贯彻并不断完善《首都信息化标准体系》和《首都信息化标准化指南》。
负责人:市信息办华平澜、市安全局樊守志、市政府法制办王嘉彦、市公安局刘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王梦龙、市科委范伯元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四十九、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共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