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市商委梁伟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24.抓住假日消费、休闲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节假日和周末晚间市场的营销活动,增加适应假日、休闲消费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经营项目,使全年节假日的销售收入占全年总销售收入的比重从上年的30%左右提高到40%以上;形成零售企业与大型会展活动的互动机制,进一步丰富特色商品,增强北京商业的对外辐射能力,促使商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负责人:市商委梁伟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25.抓住郊区小城镇建设和农民新村建设的契机,促进农村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加各类适销对路产品,扩大农村市场销售,实现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以上。
负责人:市商委梁伟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四、市教委(共12项)
26.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普通高中规模,普通高中招生7万人;市属及市管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科生5万人,招收研究生2200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比率达到75%左右;市属成人高等学校招生4.1万人。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耿学超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27.加快示范高中建设,规划建设10所左右示范高中。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陶春辉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28.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标志学校建设,建设3至5所现代化标志学校。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李观政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29.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完成对190所左右学校的撤销工作。重点抓好市管5所中专学校的资产重组和置换工作。指导行业、部门和区县落实中等职业教育调整方案,年底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区县和委办基本完成调整任务。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李观政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30.完善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省级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推动共建工作。审批设立3至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耿学超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31.基本完成市属及市管高校结构布局调整工作。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耿学超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32.制定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在继续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园建设。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市科委范伯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陆昊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33.全市中、小学(农村地区中心校)做到校校有计算机房;十分之一的中学达到每10名学生一台计算机;建成200个校园网。在全市建成19个信息技术传播中心。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张国华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34.改善山区、半山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完成山区中小学建设工程。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陶春辉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35.继续整治校园内外环境。重点对450所大、中、小学校园内外环境进行整治,拆除校内外违章建设14万平方米;规范和拆、迁、转、停影响师生身心健康的商业经营设施560处;清理出租房屋430处;疏导交通拥堵点240个;治理治安乱点220处;绿化美化环境10万平方米。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杜松彭、首都环境综合整治委员会办公室谈志民、市规划委单霁翔、市公安局强卫、张家旺、市工商局王纪平、市园林局王仁凯、市文化局张和平、市卫生局朱宗涵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36.为30万中小学生提供符合卫生、营养标准的营养午餐。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杜松彭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37.组建2至3个区域性后勤服务集团及若干行业联办企业,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二阶段目标。
负责人:市教委徐锡安、杜松彭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五、市科委(共5项)
38.持续推进“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加大组织协调工作力度,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协同攻关,作好具体项目的规划、协调工作,加快实施步伐。组织实施54个重大项目,拨款2.4亿元,占市科委全年可动用资金的70%以上。
负责人:市科委范伯元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39.进一步增强软件业和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对首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积极落实市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推进中关村软件园、北工大软件园、昌平软件园和北京863软件产业孵化器等基地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软件企业、软件产品和骨干企业CMM的认证工作;推进京西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创新带、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建设,支持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863生物领域分子作物设计中心、动物疾病模型基地等重大项目入住园区发展。推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研究、人血液代用品等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取得较大进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24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
负责人:市科委范伯元、市经委金生官、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陆昊、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冯国安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40.整合首都科技资源,突出与中央在京各单位的合作,抓紧与科技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委、军事医科院、北大、清华等单位创新活动的合作,抓好100个重点项目,推进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与企业的对接及京南航天科技园、京西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创新带等基地建设。
负责人:市科委范伯元、市经委金生官、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陆昊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41.新建各类孵化器10家,孵化器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重点建设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专业技术孵化器和国有企业孵化器,倡导多种社会力量兴办多种形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负责人:市科委范伯元、市经委金生官、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陆昊、市知识产权局王友彭、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冯国安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42.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150家,申报国家级新产品100项。
负责人:市科委范伯元、市经委金生官、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陆昊、市知识产权局王友彭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六、市民委(市宗教局)(共2项)
43.落实《
北京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聚居街道、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完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清真食品生产经营、销售管理办法》等单项规章的起草工作;建好50个规范化清真专柜。
负责人:市民委(市宗教局)李保群、市商委梁伟
完成期限:2001年12月底前
44.贯彻宗教法规政策,加强法制建设。在宗教界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及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完成《北京市宗教事务条例(草案)》及相关材料的起草及报审工作;做好宗教房产的确权发证工作,完成两个新建基督教堂的准备工作;协助宗教团体搞好自身建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社团和场所的年检工作;完成国家宗教局下达的全国宗教院校《爱国主义教育课本》大纲的编写工作。
负责人:市民委(市宗教局)李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