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强化信息引导功能。全面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农村经济信息,在此基础上加强农业各专业信息库建设,发布分析预测性信息,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引导农业、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广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立农业宏观决策系统、农业资源环境系统、防灾减灾管理系统和农业科技管理系统等信息网络系统,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发农业监测、预测、预报和预警等功能。
五、跨越式发展信息产业。按照“发展总量,提高质量;保持名次,提高档次”的要求,实施“大公司”战略,着力培育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形成10家年销售百亿元以上、进入国内百强的电子信息企业。加大对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跟踪、研制的投入,积极引进新项目、新产品、新工艺,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推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微电子产业、通信产品、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基地和信息安全产品的生产基地。
六、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和微电子产业。发挥我省人才、技术、区位优势,形成多种形式的软件和微电子开发主体,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产品的重点软件企业和微电子企业,“十五”期间软件和系统集成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50%。重点开发安全中文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软件、嵌入式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企业信息化集成套装软件等共性软件和基础软件,形成产业化生产,软件产品覆盖全国的20%市场,并有相当部分出口。以江苏软件园为龙头,与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软件园形成相融互补的沿江软件产业带,2005年入园软件企业达1200家,实现销售400亿元以上。微电子产业以集成电路设计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业,继续提升封装业,进一步带动集成电路配套材料及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十五”期间,建成50家国内知名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建成5条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线,集成电路产品生产量占全国的30%,封装业居国内首位。
七、加快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产品生产要加速GSM数字移动通信系列产品国产化步伐,重点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抓紧开发生产光纤预制棒,形成光电子产业链。积极开发卫星通信、地面接收系统核心部件及应用产品。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信息家电产品生产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主机与外设并重,突出网络产品发展,重点开发生产手持电脑(HPC)、个人数字助理(PDA)产品及大容量硬盘、高速路由器、宽带交换机、网络机顶盒和金融商贸电子设备等产品,加快传统家电产品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创建电子元器件国内新优势,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件、片式元器件、功能元器件、敏感元器件及智能化传感器、电力电子器件、高档电声器件、绿色电池、光电器件,研究开发电子纳米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陶瓷功能材料。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产品的开发,努力扩大安全服务器、安全路由器、防火墙、攻击预警系统、杀毒软件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型数据库等软硬件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