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服务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全面提高生产效益。在现有农产品流通体制条件下,各地要注意发挥粮食、供销、外贸等部门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粮食、供销和外贸企业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基地农户签订产销合同,确保优质优价。
二、突出重点,强化基础,加快推进全省主要农产品优质化进程
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是省政府提出的三年既定目标任务,也是实施农业“三大工程” 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各地要把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与实施农业“三大工程”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力度,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
l、抓好品种基础。种植业结构调整,品种是基础。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也必须从良种抓起。各地要在认真做好优质新品种引育的同时,重点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质优质高、符合市场需要和消费需求的优质品种,加速扩繁和制种,并加大示范力度,加快推广进程。
2、建好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是核心,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必须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实现区域化、专业化布局。本着发挥区域规模优势,拟在全省建立优质稻米、优质专用小麦、优质双低油菜、优质棉和优质茶叶五大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进一步巩固生产基础。淮河以南地区重点建设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基地,淮北地区重点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江淮和沿江地区重点建设优质双低油菜生产示范基地,沿江和淮北地区重点建设优质棉生产示范基地,皖南和皖西山区重点建设优质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较稳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基地。今年将重点选择20个左右的主产县(市、区)作为重点示范县(市、区),主攻优质农产品生产,带动全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
3、推广一批典型。各地要按照皖政(2000) 16号文件精神,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创建优质农产品十强县活动。要求每个主产县、市在每种主体作物上,建立一个生产示范基地,抓好一批订单生产,扶持壮大一个龙头企业,创立一个名牌农产品,开拓一方销售市场。今年年底前,我委仍将对各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开发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对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二00一年五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