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的通知
(豫政[2001]18号)


  省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制定的《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2001-200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2001—2005年)》在总结《河南省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1996-2000年)》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五”期间残疾人事业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提出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指导原则和主要措施、符合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上义现人化的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加强领导和协调,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促进新世纪初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00一年五月十日

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


  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缩小残疾人在基本需求方面与社会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九五”计划执行情况
  “九五”期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关心下,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河南省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1996~2000年)》确定的任务,残疾人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5年来,共有30.4万各类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52%、69%和82%;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到了80%;99万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49万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环境更加文明。弘扬人道主义,倡导扶残助残,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风尚进一步形成;残疾人事业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推行城市道路、建筑物和信息、交流无障碍措施、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更加方便。
  ——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条件改善、能力增强。大部分残联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素质得到提高;部分市、县建立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一些公众服务业为残疾人服务的领域拓宽,能力增强,水平提高。
  ——系统开展了残疾预防。对特需人群进行补服碘油丸,开展“爱耳日”、“爱眼日”等宣传活动,减少了残疾的发生。但是,我省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任务完成情况仍不尽平衡,部分任务还没有完成,残疾人事业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方面的状况亟待进一步改善。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在认识上仍有差距、事业经费投入偏少、部分基层残联建设仍较脆弱、社会参与程度不够等等。
  我省残疾人有520多万,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近1/10,是残疾人口最多的省份。“十五”期间,必须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使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
  二、“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
  “十五”期间,残疾人事业必须适应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形势,按照《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支持残疾人就业,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加大对残疾儿童特殊学校的支持力度,依法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的要求,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