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打破行政和部门隶属关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避免卫生资源的低层次重复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逐步到位、积极稳妥的原则。
三、主要工作与方法步骤
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探索打破医疗机构行政和部门隶属关系,全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配置并有效利用区域内卫生资源的具体办法;探索转变卫生行政部门职能,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强化依法行政的具体途径;探索建立完善的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和改革卫生产权制度的有效形式。
(一)全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逐步实现合理配置辖区内卫生资源的目标
为扭转目前各级政府、各部门办医院造成医疗机构低层次重复建设和卫生资源大量浪费的局面,拟在市内四区范围内,打破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将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部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逐步划归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并按照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逐步形成以大的医疗集团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为基础、功能完善、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体系。
1.省驻青医疗机构的改革调整问题,要按省政府确定的意见办理。如果省属医疗机构划归青岛市管理,则要继续保持其教学医院的地位和功能,并将部分医院划归其管理和重组,为其发展成为全市、乃至辐射山东半岛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创造条件。
2.先将一所区属医院整建制划归市卫生局管理,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合理确定医疗机构布局、结构和功能探索路子,解决市级以上大医院“吃不了”、资源短缺,区级医院“吃不饱”、资源浪费的问题,避免无序竞争。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范围,分期分批对区属医院进行调整。区属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是逐步转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3.加快对企业医院的重组与调整,充分利用有效的卫生资源。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二级以上企业医院,经其主管部门同意后,划归市卫生局管理。
根据上述原则,拟将青岛纺织医院整建制划归市卫生局管理,并与邻近的市级医院合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覆盖我市西北部的、规模较大的医、教、研中心。
未划归市卫生局管理的企业医疗机构,由政府统筹管理,经市卫生局审查批准后,允许其继续举办,可以向社会开放,并引导和鼓励企业医疗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变。按照医院自愿选择、市卫生局认定的原则,企业医疗机构的经营性质可确定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举办医疗机构,发展卫生事业,为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