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工作措施
(一)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国有企业改革要着力解决好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推动我市地方国有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处于一般竞争领域且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要加大国有资本退出力度,在产权制度改革上下功夫,实施资产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青岛轴承厂、青岛元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锻压机械集团公司、青岛制革总厂、青岛白樱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平度人造板机械厂和青岛白兰油脂公司等企业要在2001年末,实现全部或部分国有资本退出,国家对其不再控股。青岛人民印刷厂等企业实施分立改制,国有资本部分退出。二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新机制。三是大力开拓市场。亏损企业要重视市场、研究市场,把市场开拓放在突出位置。要在市场营销的观念、形式和机制上创新。
(二)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一是要进一步学习邯钢、海尔和亚星的先进经验,突出抓好财务、成本、质量、安全和风险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夯实管理基础,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二是狠抓管理薄弱环节。亏损企业要把压缩两项资金占用作为重点抓好落实。凡是产品积压的企业必须限产或停产,决不能边生产边积压。产品销售必须与货款回收挂钩,加大货款回收力度。对多年积压的产品或死帐,该冲销的冲销,该摊的摊掉,落实好有关政策。三是发展物流配送,不断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要加大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产业,充分利用物流配送这一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四是增强企业的法制意识,依法经营管理。
(三)建立劣势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开通退出通道。一是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坚决依法实施破产,尤其对历年来停产整顿、关闭重建已到期,但仍无转机的或留下壳体的企业要重点研究,有所突破。二是对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实施关闭,并进行清算。三是对产品有市场,但资产收益低下的企业,实施资产重组,通过兼并、购并等形式,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对那些与优势企业产品有上下游关系的亏损企业,采取划转的形式,由优势企业进行托管,使其逐步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