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实施生产准许和市场准入制度。为维护市场秩序,确保食品上市质量,1993年起开始对月饼实行准产证制度,1994年将矿泉水等在内的饮料产品也分别纳入生产准许范围。近两年来加大了对净水、酒类等食品的生产准许制度,对进入无锡市场销售的外地食品建立了售前质量审核制度。对进入市区市场销售的猪肉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保证了肉品上市的质量。
三是加大对流通领域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力度。经济综合执法部门加强对超市、大卖场及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检查,重点加强了对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以及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口未经检验检疫食品的查处,确保经营食品让消费者放心。尤其在加强对集贸市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方面,重点对肉制品检查上市鲜肉是否有检疫证明、印花、成交发票,取缔私宰猪肉销售;对豆制品、卤制品则检查有无集中加工,促使经营者进点加工;对上市蔬菜、瓜果特别是农民自由上市农副产品检查是否有农药残留超标。市各职能部门联合对马路摊担进行反复多次拉网式专项整治,取缔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摊担和生产窝点。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四是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正面引导。市农林部门加强了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从生产环节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无锡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了主题为“质量关系生命,关系百姓生活”的大型咨询活动,广泛宣传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进口食品的品种、数量、国别及经销商进行了登记注册,规范进口食品经营行为;市卫生局严把食品卫生检验关,坚持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法人代表及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对市民按照不同季节特点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无锡工商局及市消委会则把“绿色消费”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树立消费新观念,指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增强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从需求角度遏制不卫生不安全商品流入市场。
近年来,尽管我市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市场食品卫生安全状况与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一是我市食品自给程度不高,外来食品比重较大,一些假冒伪劣或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充斥市场;二是种养殖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粮油食品以及蔬菜农产品等存在着较大的隐患;三是食品卫生安全的标准、认证、检疫、检测、检验、监测和执法等环节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缺乏全市统一、严密完整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四是生产准许、市场准入制度涉及的食品范围还十分有限,卫生安全食品缺少明确的标识和标志;五是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与教育较薄弱,市民对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