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建设的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建设的意见
(2001年6月3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建设,提高我省竞技体育水平,促进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把我省建成西部的体育强省,根据国家关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有关规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一、把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建设作为体育振兴的战略重点
  90年代以来,我省县级体校萎缩,业余训练滑坡,体育后备人才建设严重滞后,成为影响和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青少年体育既是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工作的重点,又是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科技与人才竞争进一步加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内外体育界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建设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学校开始迅速恢复和发展,业余训练出现了良好势头。但必须看到,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基础还很脆弱,任务十分艰巨。目前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体教结合不够规范,经费投入不足,教练员队伍素质不高,各级体校选材和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低等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今后五到十年,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是:坚持奥运战略和全运战略,发挥举省体制优势,以增强我省竞技体育实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省情,充满活力的体育后备人才建设体制与机制;建立和完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各级体校相结合,专业训练与业余训练相结合,各级体校相互衔接的青少年训练体系;坚持体教结合,办好各级体校,全面提高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和竞赛工作水平。加强重点项目人才梯队建设,重点建设和完善8所体育运动学校,60所县级体校,10所单项运动学校,750所传统项目学校和60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使全省业余训练人数达至35000人以上,其中:高级层次(省、市体育运动学校)业余训练人数1800人,输送率达到12%以上;中级层次(县级体校及单项运动学校)业余训练人数3200人以上,输送率达到9%以上:初级层次(传统项目学校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业余训练人数达到30000人以上;全省基层每年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优秀人才达到100人以上。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一、二、三线队伍结构合理,科学衔接,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