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10.建立灵活高效的文化运行机制。
  探索建立文化创业园区,用现代化大生产的方式整合、开发江苏文化资源,以此为基地集聚人才,策划创作,制作生产,宣传发行,开展经营销售服务,使之成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孵化器和示范区,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现有文化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社会力量办文化纳入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资机制。在国家意识形态政策的许可范围内,鼓励社会创办和经营文化企业,鼓励社会和个人对文化企业投资,允许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等资产运作。国家设立的各种评奖活动,社会力量兴办的文化单位均可参加。发挥文化艺术大师的名家效应,鼓励文化工作者成立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工作室,或创办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
  11.加快文化载体的技术创新。
  运用高新科技成果,加快文化载体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十五”期间,广播电视业加快节目制作播出系统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积极推进直播卫星广播电视的发展。跟踪高清晰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动态,基本完成有线电视接入网双向改造。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成为全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产业,尽快形成DVD母盘刻录到复录加工完整的规模生产能力。培育扶持一批从事电脑软件设计制作的专业公司。加快江苏新闻出版业的信息化步伐,逐步实现出版物编辑制作流程数字化、印刷自动化和管理网络化。加快发展数字式图文综合处理技术,普及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加快以多色高速轮转印刷技术和高档装订联动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书报刊印刷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发和发展电子商务技术,建立以INTERNET为依托的图书发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研究开发比较完整的新闻出版管理网络系统,通过建立“电子底账”、网上核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四、加快城市文化和区域文化建设
  12.高起点规划城市文化建设。
  按照全省城市现代化的整体布局和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根据每个城市的功能定位,统筹规划城市文化建设,把城市文化建设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城市文化规划必须高起点,有特色。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的关系,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关系。充分利用各城市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确定城市文化形象和环境主题。城市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点布局合理,规模发展,根据城市规划合理预留发展空间,逐步建成若干标志性文化设施或文化广场、文化街、文化带。加强省、市和市、县同城共建,实现资源共享。
  13.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与江苏加快城市化进程相适应,重视培育都市文化意识,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树立城市文化形象,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等方面创出名牌,增强城市文化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辐射力。各城市分步建设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设施,并将高水平的管理与服务融为一体,提高综合效能。着力推进城市雕塑、大型壁画和公益性艺术广告等文化形象工程。加强对城市建筑、街道社区及所有公共场所的文化艺术形象设计和改造,体现人文内涵,提高文化品位。积极承揽和创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文化活动。加快城市文化产业的延伸,逐步建成以中心城市为主干、覆盖全省的文化服务网络。“十五”期间,重点在三大都市圈及特大城市的文化建设上有所突破,南京、苏州、无锡、徐州等特大城市在全国大城市文化综合实力比较中,占有重要位置。全省现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创出新特色。继续做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命名保护工作。各省辖市要拥有标志性现代文化设施和实力较强的文化产业集团,积极举办或承办国际国内的重大文化活动。中小城市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
  14.开发地域特色文化。
  江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吴文化、楚汉文化、维扬文化、金陵文化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以及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学术流派,要在加强研究、保护的基础上继承创新,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江苏还有自然形成的沿海、沿江、沿运河和环太湖、洪泽湖等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要着力打出品牌。组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使遍布我省大江南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遗址以及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同时,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文化资源为纽带,加强地区间联动,成片开发共建,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江苏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15.加快苏北文化建设。
  树立没有苏北文化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省的思想。加大扶持苏北文化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城市文化辐射功能,带动小城镇和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提高对苏北城市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政策扶持,鼓励社会支持。苏北各市从实际出发,根据比较优势和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善文化环境和投资环境。通过苏南帮扶和南北合作,加强文化资源的联合开发。省里加大对苏北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苏北基层文化建设的扶持。省扶贫资金和项目中要有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省级专项资金、基金向苏北文化建设倾斜。实施扶持苏北文化建设工程。通过帮助苏北培养、培训文化人才等措施,促进苏北文化人才队伍的发展和提高。省级机关有关部门主动为加快苏北文化建设服务,帮助解决突出问题。
  16.辐射带动农村文化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