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3户重点强势企业占90户重点优势企业、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和重点出口型企业的比重15.12%。2000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32.97亿元,占重点优势企业、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和重点出口型企业销售收入的46.75%;实现利税32.68亿元,占重点优势企业、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和重点出口型企业实现利税的60.88%。
四、发展目标
13户重点强势企业,2001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90.76亿元,同比增长43.46%;实现利税36.35亿元,同比增长11.24%。力争到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64.92亿元,年均增长22.37%;实现利税85.91亿元,年均增长21.33%。其中:
——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2户:四川托普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6.5亿元)、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1亿元)。
——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的企业4户:成都卷烟厂(销售收入42亿元,利税28亿元)、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川旅)(销售收入38亿元,利税9亿元)、成都地奥集团(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14亿元)、成都钢铁厂(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3亿元)。
——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企业3户: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通信分公司(销售收入24亿元,利税3.26亿元)、攀钢集团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收入21亿元,利税1.82亿元)、成都国腾通讯(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6.5亿元)。
——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4户:四川全兴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19.93亿元,利税4.33亿元)、成都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5亿元)、成都银河磁体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4亿元)、四川迈普数据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3亿元)。
五、扶持措施
(一)在市经委设立“扶强”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筛选、确定重点企业和重点强势企业,监测重点企业经济运行发展态势,协调解决重点企业生产发展中需政府解决的问题。制定加快重点强势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跟踪、督办强势企业发展中需各部门应解决的问题。全年对各部门扶强情况提出增减目标建议意见。
(二)加强领导,建立全市“扶强”协调服务网络体系。在市领导定点联系强势企业的基础上,由市经委牵头,市计委、建委、外经委、财政、国资、工商、质监、国土、规划、国税、地税、公安交通管理局、银行、审计、统计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扶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指定专人任“扶强”联络员,负责协调解决重点强势企业需本部门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