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对我省河道和工程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蓄水拦沙,下泄清水,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建成,运用初期清水下泄,1961年花园口站最大流量仅为6300立方米每秒,但中牟、兰考、长垣、原阳、封丘、濮阳、开封7县就坍塌冲失滩地15万多亩,多处护滩工程被冲垮,封丘、长垣等地塌滩已接近大堤,危及堤防安全。根据三门峡水库的运用经验,小浪底水库运用后,洪峰调平,中水流量历时延长,可能造成无工程处坍塌加剧,有工程处冲刷下切,出险机遇增多。加之近年来新修河道工程300多道坝垛护岸,大都没有经过洪水考验,受冲极易出险,防护任务加重。
(六)沁河防洪无控制性工程,处置超标准洪水问题较多。沁河是黄河下游大洪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其供水生成快、来势猛,预见期仅有8至10小时,防洪决策和实施均无周旋余地。目前,其上游无控制性工程,下游同黄河一样为地上悬河,堤防防洪标准仅为20年一遇,一旦发生大洪水,直接危及豫北平原、京广、焦枝等铁路干线及卫河下游广大地区安全。
(七)非工程防洪措施还存在薄弱环节。一是黄河多年没有来大水、加上90年代黄河频繁断流,以及小浪底水库发挥作用,人们滋生麻痹思想,防洪意识淡薄;二是防汛责任制和监督机制还有不完善地方,部分领导同志认为黄河防洪有专业管理部门,存在依赖思想;三是防汛队伍中真正懂抢险技术的人少。缺少抗大洪、抢大险经验;四是通信、指挥调度系统、防洪预案措施还有待实践检验,这些都可能对抗洪抢险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既要充分认识黄河防汛的严峻形势,又要看到做好今年黄河防汛工作的有利条件。一是“九五”期间,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我省黄河,要求把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作为保持稳定的大事抓紧抓好,做到万无一失。省委、省政府更是把黄河防汛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更加完善,层层建立了防汛督察制度,充实了防汛方案,各类防汛队伍的组织落实、技术装备、抢险手段、整体素质等都有了明显提高。二是“三江”大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作出了重大决策,并把黄河防洪治理作为重点之一,进一步加大了投入,防洪工程标准明显提高,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常备防汛料物有所增加。三是小浪底水库今年可以与三门峡、故县、陆浑水库联合运用,增加了防御大洪水、特大洪水的手段,提高了黄河下游防洪的整体能力,奠定了黄河防洪保安全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我们实现今年黄河安全度汛的重要条件。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