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我省漯河、平顶山、南阳、驻马店和新乡等市区相继出现两次较大的降水过程,造成我省大多数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如果将发生在新乡地区的降水模式移植到沁河区域,经多种分析测算,沁河很可能发生1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洪水;如果将发生在漯河、平顶山、南阳、驻马店等地区的降水模式移植到伊洛河区域,经多种分析测算,伊洛河很可能发生7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洪水,花园口站将发生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因此,黄河仍存在发生大洪水的威胁,防洪保安全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地上悬河和游荡性河道的性质没有改变。防洪仍然面对巨大压力。我省河道是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主要河段,目前,河床一般高出背河地面4-6米,最大达11米。小浪底水库运用若干年后,平均冲深仅2米左右,河南河段仍然是地上悬河。尤其是自1982年以来,黄河没有发生较大洪水,泥沙集中淤积在主河槽内,槽高滩低,呈现“二级悬河”,河槽过洪能力降低,平摊流量由80年代初的6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减少到现在的3000立方米每秒左右。近年来不断出现小流量大漫滩的情况,1996年8月,花园口站洪峰流量7600立方米每秒,其洪水位为有记载以来的最高值,我省滩区绝大部分漫滩受淹。另外,我省黄河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横河、斜河顶冲堤防的情况时有发生。若遇大洪水,原阳、封丘、长垣、濮阳、兰老等河段都有发生顺堤行洪,出现滚河,造成堤防冲决的可能,目前已成为威胁我省堤防安全的主要问题。
(三)堤防工程强度差、隐患多,河道工程不配套。我省黄河堤防是在历代堤防、民埝的基础上多次加修形成的,土质多是沙性土,堤基又座落在黄河冲积层上,堤身和堤基存在着许多隐患和薄弱环节。同时,堤身残缺、水沟浪窝、獾狐洞穴等不断出现,今年工程普查共查出堤防水沟浪窝、天井陷坑3340处,獾狐洞穴42处,堤坝裂缝2条、长905米。背河近堤200米范围内全省有坑塘、堤河、井、渠1300多处(眼),这些都是造成渗漏、管涌以致堤防溃决的隐患。河道工程不配套,按规划还有1000多道坝没有修建和改建,河势流路得不到有效控制,且现有险工、控导工程根石浅、坡度陡,经常出现小流量大险情。
(四)滩区、滞洪区迁安难度大。我省黄河滩区居住人口达97万,保障滩区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我省黄河防洪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滩区安全建设的投入力度,我省各级财政也积极匹配资金,加快滩区安全建设,但因工程量大.需投资多,目前已建避洪设施仅能解决部分群众的避洪问题,若遇大洪水,大部分滩区群众需外迁。由于洪水预见期短,近百万人的大转移,难度非常大。北金堤滞洪区现有人口156万人,中原油田大部分在其中,若分洪运用,将有77万人需要外迁安置,迁安任务艰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