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收到的所有投标文件,开标时都应当众予以拆封、宣读。
开标过程应当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三十一条 有下外情形之一的,投标文件作废:
(一)未密封的;
(二)无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委托人签字和投标人印章的;
(三)逾期送达的;
(四)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委托人均未参加开标会议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条 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已经进入评标委员会的,应当主动提出回避:
(一)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二)项目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督部门的人员;
(三)与投标人有经济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对投标公正评审的;
(四)曾经在招标、评标以及其他与招标投标有关活动中因从事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
第三十三条 评标委员会可以书面方式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对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显文字和计算错误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者补正。澄清、说明或者补正应当以书面方式进行并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第三十四条 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设有标底的,应当参考标底。
第三十五条 评标委员会经评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否决所有投标:
(一)最低评标价大大超过标底或者合同估价,招标人无力接受的;
(二)所有投标人均未响应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的;
(三)有效投标不足三个,使投标明显缺乏竞争的。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所有投标被否决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办法重新招标。
第三十六条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推荐一至三名中标候选人,并提出书面评标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