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设全国重要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实施方案与建设全国重要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实施方案的通知[失效]

  2.无规定动物疫病畜产品出口保护区建设。在郑州、新乡、漯河、洛阳、鹤壁市有关畜产品基地县(市),本着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建立长垣等50个县级无规定动物疫病畜产品出口保护区。
  3.饲料安全工程建设。重点建设省和18个省辖市饲草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加强饲料残毒、禁用添加剂等安全监测。重点扶持绿色饲料生产,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加紧研制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的新型饲料及添加剂。
  4.畜牧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重点搞好省级信息平台建设。搞好硬件配套和软件开发,努力实现省内的局域互联、信息共享,对外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对接。
  5.建设省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制定畜产品质量标准,完善科学的检验方法,强化检验监督能力,确保畜产品安全。
  畜牧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投资5.11亿元,其中申请银行和投资公司贷款1.38亿元,各类财政贴息或拨款2.887亿元,企业自筹和其他渠道筹集0.84亿元。
  项目累计总投资106亿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各级各类拨款4亿元,贷款64亿元,自筹38亿元。计划2001年投入13.L亿元,2002年投入27.3亿元,2003年投入29.7亿元,2004年投入22.1亿元,2005年投入13.9亿元。
  四、主要措施
  (一)以提高畜产品质量为重点,加快畜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品种改良,优化畜群结构,提高优质产品比重。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改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到“十五”末粮、经、饲比例达到60:25:15。加快企业改制和技术改造,扩大畜产品加工能力,面向市场开发新产品,加快优质安全畜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牧产业化经营。按照《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豫发[1997]19号)要求,积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抓好主导产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抓好30家大型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搞好体制创新,建立养、加、销各环节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采用“龙头+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一批规模生产基地,提高集约化水平。
  (三)增加畜牧业投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方式,积极动员社会各个方面和个人资金投入畜牧业,同时进一步扩大银行贷款规模。
  (四)制定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基地建设。继续落实好国家和省在畜牧养殖用地、饲料用粮、企业出口自营权、缴纳税费优惠等有关政策,营造优惠环境,促进我省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
  (五)积极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加强畜牧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引进与吸收,增加技术储备,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加快畜牧兽医先进适用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抓好畜牧科技成果的转化,省畜牧局要重点抓好高产奶牛、波尔山羊等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动物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搞好科技队伍建设,尤其是要稳定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加强生产、教学、科研单位的协作攻关,不断开展科技创新;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