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拓宽资金渠道,努力增加投入。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项目的扶持力度,工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新产品开发、科技进步等专项资金要向这方面适当倾斜。继续发挥银行信贷资金主渠道作用,支持小麦加工转化。运用企业债券、土地转让、资产转换等方式,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同时,要充分利用我省市场资源、区位、政策等比较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和国内合作力度。
(六)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形成推动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的合力。各级政府要把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作为“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明确考核制度,制订具体建设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有利于加快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发展的氛围和机制,齐心合力把各项有关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好,务求实效。
关于建设全国重要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把我省尽快建成全国重要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的部署,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根据李克强省长在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发展规模养殖和精深加工为重点,依靠科技,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加速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
二、发展目标
“十五”末全省肉、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600万吨、300万吨和50万吨;积极调整优化畜种结构,牛羊禽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6%;优质畜产品比重达到70%以上;肉类加工量达到150万吨,奶类加工量达到25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2.4%提高到40%。
三、重点建设项目
(一)规模养殖和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实行发展规模饲养场和小群体、大规模的养殖小区以及专业户相结合的方式。在巩固提高原有规模养殖的基础上,全省计划改建新建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养猪场100个;改建、新建300栏位的肉牛育肥场100个;存栏10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10个,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100个;存栏1万只以上蛋鸡场150个;年出栏5万只以上肉鸡场1000个;年出栏3万只以上水禽场300个。依托黄河滩区和其他饲草条件好的区域,建设存栏1万头左右的奶牛基地县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