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失效]

  企业办园的体制改革,可通过承办制、承包制,逐步过渡到自主办园、自负盈亏。也可以联合办园,委托办园,从而有效推进幼儿教育社会化进程。
继续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农村幼儿园的骨干园,是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具有示范、辐射、指导作用,是农村其他幼儿园所不能替代的,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改制,要更加有利于幼教质量的提高和骨干、示范作用的发挥,更加有利于当地幼教事业的发展。要坚决制止变卖国有教育资产偿还社会借贷资金或挪作他用的作法。在教育体制改革中,部分区(市)县把乡(镇)中心幼儿园划归中心小学,与学前班统筹管理的作法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城乡小学举办的学前班是80年代解决入托难的一项措施,在城乡人民群众子女入托难问题解决以后,五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郊区(市)县城镇小学一般不再新增学前班,对现有学前班采取逐年递减的方式进行管理,村小举办的学前班发展要适度。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特别是在农村一些乡、镇中心幼儿园容量不能满足当地儿童入园的情况下,更应该鼓励和支持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国家鼓励多种开幕式投资办园办所,允许办学者分期收回投资,允许按教育成本收费,允许举办的幼儿园、托儿所接纳社会和家长对幼儿园建设的捐助(捐资、赞助款必须专项用于幼儿园园舍建设和设备添置)。允许并支持公办园教师到民办幼儿园任教。各级教育部门要把社会力量办园纳入当地幼教事业发展规划,与公办幼儿园一样,对其教育教学业务、办园水平、幼儿发展,教师素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实行统一管理。
  (二)深化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建立科学、民主、规范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幼儿园管理体制,使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幼儿园都要进行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和保证幼儿园的办园自主权,建立产权明晰、责权统一、管理科学、办学自主的现代幼儿园制度。首先要搞好幼儿园领导体制改革,实行园长负责制。其次要搞好教职员工的全员聘任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教职工任用新机制,进一步增强办园活力。第三,改革分配和奖励制度。实行结构工资,多劳多得、优质优酬。通过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激活内部运行机制,让幼儿园不断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