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发展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儿童卫生服务和管理网络,提供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基本卫生服务,开展宣传,普通妇幼保健、优生优育知识。
(7)做好特殊群体中儿童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加强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计划免疫,抓好流动人口儿童保健工作;积极开展新生儿残疾早期预防,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设立残疾儿童康复诊疗专科,做到早诊断、早干预。
(二)儿童与科技教育
1、主要目标: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逐步普及学前教育。
(3)高质量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4)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5)提高青少年科普知识教育率。
2、支持性指标:
(1)3-6岁幼儿入园率城镇达到95%以上,农村达到80%以上。
(2)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70%,女童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
(3)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5%。
(4)苏南和沿江地区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5)中小学施行《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覆盖面达到100%,达标率达到95%以上。
(6)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率分别达到95%以上。
(7)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0-18岁儿童家长教育知识的普及率达到98%。
(8)新建青少年教育基地省级100个,市、县级500个。
(9)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参与率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60%,在校生接受科普知识的比例达到98%。
3、具体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建立完善早期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体制,形成托幼一体化和教育机构、社会
力量、家庭多元化办学的格局。
(3)抓好特殊群体儿童教育。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解决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保障残疾儿童与其他儿童同步享受义务教育;组织实施“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加大对贫困儿童和疾残儿童捐资助学力度。
(4)加强儿童科技教育。中小学、幼儿园开设科普课程,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每年举办一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江苏省青少年计算机应用操作比赛”活动。
(5)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纳入城镇建设规划之中,逐步完善儿童科技活动设施和阵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