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认真实施我省《盲人保健按摩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提供培训教材,进行指导协调,实施检查验收。
(五)扶贫与保障。
任务目标:
——“十五”期间,扶持45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尽快解决残疾人温饱,稳定提高经济收入,缩小与社会收入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
——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
主要措施:
1.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各级政府扶贫工作整体规划,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各级财政适当加大用于残疾人扶贫的资金投入。
2.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残疾人开展帮包带扶;继续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积极稳妥地推广小额贷款;组织指导贫困残疾人学习实用劳动技术,增强参加生产劳动的能力。
3.完善农村残疾人服务社职能,依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贫困残疾人参加农业生产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各地根据残疾人服务社工作需要,落实必要工作经费。
4.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城镇残疾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按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及失业、工伤等保险待遇;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和社会救济救助制度,帮助解决无业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和养老问题;在农村继续实行对贫困残疾人的救济、补助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
5.加强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和管理;将救助残疾人纳入“春蕾计划”、“幸福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志愿者助残”等社会活动之中;民办公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重度残疾人寄养机构。
(六)文化体育。
任务目标:
——进一步活跃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科学健身,愉悦身心,提高素质;发挥残疾人艺术、体育的特殊作用,展示残疾人的才华,增进理解与沟通;公共文化机构努力满足残疾人的需求,为残疾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主要措施:
1.公共文化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吸纳残疾人参加,场所普遍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特别服务和优惠;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开展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服务,省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馆(室);加大对盲文出版的资金扶持力度,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各类读物。
2.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特殊艺术人才,发挥特殊艺术委员会的作用,办好残疾人艺术团,参与国内外演出和交流;组织好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和特教学校学生艺术调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