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结合创模,政府制定和出台一批相应的法规、规章及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夹江水源地的环境管理。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管理、危险废物的管理、建设工地的环境管理、绿色人居环境社区创建等,通过法规与规章,保障和促进创模工作的有效开展。
各有“关部门依法加强管理,特别是要结合本部门的职能定位,根据环保法规的要求,履行本部门的环保法律义务和职责。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对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
(五)营造创模的氛围和声势,发动社会公众参与
由市委宣传部牵头,通过全市各新闻媒体,以及《南京通讯》、《南京经济》、《金陵暸望》等有影响的刊物,把创模作为全市宣传工作的重点内容,分阶段、有计划地突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创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在城市的窗口地带重点地区建立大型的创模公益广告宣传牌,在街道社区开辟专栏,营造创模的社会氛围。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日和重要活动,由工会、妇联、团委、市容、街道、社区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创模宣传教育的推动下,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七、创模综合效益分析
创模的宗旨与目标顺应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同时,创模从更高的层面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与协调。南京市在创模的过程中,将在四个方面产生明显的综合效益。
(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
“九五”期间,南京城市建设总投资达300多亿元,其中直接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达71.2亿,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占60%以上。其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加12.2%,其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占有一定的份额。根据创模的投资概算,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额将近50亿元,这笔投资将继续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实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将进一步营造一个包括优质环境质量在内的发展空间,可为城市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这是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还可进一步推动城市旅游业、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内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等城市水域及周边环境,随着创模带来的质量改善,将成为房地产业重点发展的区位。此外,创模实施的城市“退二进三”的“腾笼换业”工程,在已腾出数十万平方米的城区土地和变现资金数十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城市的环境与土地优势。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与双赢,将是创模重要的综合效益。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削减,环境污染负荷和压力将明显得到缓解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工业污染物总量削减工程的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调整、燃煤基数的控制等措施,工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染的排放总量将在2000年的基数上分别削减10%和25%以上,这将进一步减轻环境的污染负荷和压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为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根本性的条件。特别是在南京的大厂和栖霞两个重点工业集中地区,实施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治理工程和削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提高水重复利用量的节水工程,将可使1.76亿吨工业废水经处理后作为循环用水利用,使得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削减27%,削减COD排放总量1920吨。在削减污染物排放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从而使南京单位GDP用水量,由每万元120吨下降到80吨以下。城北与城东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投用,将使南京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日7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从21.1%有望提升到60%以上,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将可削减4.68万吨/年。不仅解决了南京在创模指标体系中这两个弱项指标的难点,同时为提高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与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