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标:2005年,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亿元,年递增速度力争达到30%;出口创汇4亿美元,形成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集团1家、销售收入超50亿元企业2家。
重点发展产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重点是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各种信息安全及网络系列产品,密集波分复用设备,光同步数字系列设备,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等数字通讯传输类产品;大屏幕、纯平彩管玻壳,大屏幕、数字化、高清晰度系列彩电及LED显示器,有线电视双向系统等广播电视数字视听类产品;计算机系列产品;高分子厚膜混合集成电路,新型传感器、高性能电池、大直径单晶硅抛光片、片式微型金属化有机薄膜电容器、高频声表面滤波器件、光无源连接器及相关材料,工业数字控制类产品,数字化电度表等。
软件业的重点是宽带语音输入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杀病毒软件、电子申报征管税集成管理网络系统、信息安全软件、计费软件、各种管理类软件等,加快软件产业开发和软件基地建设,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
通信业的重点是传输网、移动通信网、固定电话网和IP网的建设。
重点支持企业(集团):安阳玻壳集团、南阳金冠集团、537厂、雪域集团、新乡环宇公司、755厂、河南思达集团、河南天地公司、洛阳单晶硅公司、金惠公司、158厂、508厂、天地科技公司、威科姆软件公司、华普奥原公司等。
2.生物工程及新医药
基本任务:针对我省比较薄弱的现状,跟踪国内尤其是国际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大力采用现代提取、分离、精制等先进工艺技术及装备,选择优势领域、集中力量实现局部突破和跨越式发展。重点以生物药品系列、生物食品系列、工业酶制剂、基因工程、新型植物药有效成份精制产品、中药植物新品种选育、农业深加工生物工程产品等为重点,采取引进、联合研制和自主开发等综合措施,实现商品化、规模化,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我省比较优势的“拳头”产品和骨干企业(集团)。
重点发展产品;血液精深加工系列制品,诊断试剂、基因芯片系列产品,各类抗病毒系列产品,以抗癌、抗衰老和中药现代化为主的新医药,新型酶制剂、新型生物化工产品等。
重点支持企业(集团):莲花集团、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华兰生物公司、众生制药公司、宛西制药公司、天方药业公司、雅康公司、海星公司、普康制药厂、漯河天翼生物公司等。
3.新材料
基本任务:结合我省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超硬材料及制品、优势高档耐火材料、新型合金材料、陶瓷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材料、超细粉体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大力促进纳米技术研究及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力争形成一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重点发展产品:重点发展高纯超细粉体材料、新型室内外装饰材料及产品,优质特种耐火耐腐材料,纳米氧化物材料,高品级金刚石及制品,大直径区熔单晶硅及磨片,芳纶丝及其帘子布、DF尼龙、高纯金属镓及砷化镓、铝硅钛多元合金制品、无氧高清洁镀铜管、特种玻璃、高档系列包装材料及制品等。
重点支持企业:黄河实业集团、新亚公司、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焦作化工总厂、庆安化工公司、新乡巨晶化工公司、永城铝厂、郑州二钢、郑州铝业公司、新乡金龙铜业公司、洛玻集团等。
重点项目:规划重点投资项目60个(详见附表),总投资187亿元。预计年增销售收入595亿元,利税146亿元。
四、主要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促进全省观念创新。一方面,全省各级、各部门和重点企业都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改造、提升五大支柱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要求,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系统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机遇感和危机感,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措施,制订目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彻底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界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能动作用,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整体意识,齐心协力,配合联动,形成有利的氛围和工作机制。
(二)努力提高对外、对内开放水平。进一步强化主动走出去的“开放带动”战略,尽快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运行规则,在扩大对境外开放的同时,努力扩大对国内开放,继续实施“东引西进”,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制订更加优惠的鼓励政策,特别是要创造更加宽松的软环境,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处处代表河南形象”的意识,多渠道、宽领域、多方式地在市场、资金、品牌、管理、信息、人才等方面加强同国际国内的合作,加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联动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提高我省大中型企业和全省工业经济的开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