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培育改造提升五大支柱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失效]

  其他重点产品,包括新一代大型水泥成套设备、纺织机械成套设备、水工成套设备和煤炭综采及洁净煤成套设备,矿山、冶金(提升、破碎、洗选、制动)系列产品,汽车传动轴、减振器、制动器、插接件、水泵、转向节等关键零部件及总成,中高档新型环保型及特种改装汽车,大型空分成套设备,用于水处理、脱硫除尘、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各种环保成套设备、木工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等。
  重点支持企业(集团):洛轴集团、许继集团、天鹰公司、南阳金冠集团、郑缆集团、焦缆集团、南阳防爆集团、金雀公司、中国一拖集团、郑州工程机械厂、宇通客车集团、鹤壁汽车电器厂、许昌传动轴厂、星光机械厂、中信重型机械公司、信阳木工机械公司、白鸽公司、冰熊集团、黄河磨具公司、开封空分厂、郑州纺机厂、郑州水工机械厂、平顶山电吸尘器厂等。
  重点项目:初步规划重点投资项目33个(详见附表),总投资30.7亿元。完成投产后,预计年增销售收入99.6亿元,利税29.5亿元。
  5.以造纸、烟草和纺织为主的轻纺工业
  (1)以造纸为主的轻工业
  基本任务:尽快扩大消费品及精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延伸产品链条,大力提高质量档次,加大潜在市场容量大、带动性强产品的扶持力度,加快企业改组改革步伐,以造纸产业为突破口,优化原料结构,促进名优“拳头”产品的发展壮大,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突出解决生产规模小而散、产品档次低、工艺装备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轻工业由生产大省向生产强省转变。
  主要目标: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9-10%以上,加工增值率达到30%,利税总额达到75亿元。形成30万吨规模造纸企业1家,10万吨规模以上造纸企业5-10家。
  重点发展产品;造纸类重点发展高档信息用纸、办公用纸、轻定量涂布纸、食品医疗用纸及涂布纸板、复合纸板、低定量高强度包装纸板等产品;大力开发特种用纸和工业用纸,改变我省目前以中低档纸生产为主的状况。优化造纸原料结构,积极探索速生木材制浆为主的林纸一体化路子,提高非木材纤维浆的精制能力,充分利用废纸资源,2005年草浆、废纸浆、木浆的比例达到45:35:20。
  酿酒类坚持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的原则,把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露酒、国家级名优白酒做为扶持重点。控制白酒总量,抓好名优白酒的发展,提高优质酒比率。
  塑料类要积极采用纳米工艺技术,重点发展农用功能型塑料、包装塑料、建筑塑料和工业及工程塑料制品。
  有选择地重点扶持日用硅酸盐、新型高效节能家用电器、皮革皮毛及制品、日用化学等产业中市场潜力大、规模效益好、出口前景广阔的其他优势特色产品。
  重点支持企业(集团):锦华纸业公司、武陟红麻造纸厂、新乡新亚集团、濮阳造纸厂、焦作陶瓷公司,仰韶、天冠、宝丰、金星、民权、东方、蓝牌等酒业集团,大地公司、新飞电器集团、天元集团、洛阳明花公司等。
  (2)纺织工业
  基本任务:以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努力扩大最终产品的比重;加大名牌产品及大企业集团的培植力度,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以纺织面料为突破口,增强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能力,重点解决纤维生产、纺纱、织造、染整和设计与开发创新五大技术问题,着力解决初级加工能力相对偏大、服装及最终产品比重偏小、产品趋同化严重、出口创汇以初级产品为主、功能化及差别化纤维比重低等结构不合理问题;以棉纺织和化纤两个支柱行业为扶持重点。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精深加工及最终消费品的出口比重,全面提升纺织工业的整体技术素质和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初步实现我省由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转变。
  主要目标: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320亿元,增加值达110亿元,年均递增10%左右。纺织:服装:化纤的比例由目前的70.67:3.25:22.99调整到65:10:25;服装:装饰:产业用纺织品比例由目前78:10:12调整为65:20:15;服装出口比重由目前的38%提高到60%;化纤使用量较“九五”增加30%,差别化纤维由17%提高到25%;服装出口量由1500万件/年提高到3500万件/年,争取培育2-3个国内服装名牌。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