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标:氧化铝年生产能力由140万吨发展到280万吨,电解铝年生产能力发展到由62万吨发展到120万吨,铝材加工能力达到50-60万吨。钼、钨生产能力及质量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培植2-3个铝电大企业集团,行业前五名大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70%以上。
重点发展产品和企业(集团):氧化铝以长城铝业公司的两个氧化铝厂为重点,积极应用“铝土矿选矿一拜耳法”、强化烧结法、混税法全高铝配矿、结晶强制蒸发、沉降分离、熔出罐和间接加热等氧化铝生产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效益。
电解铝以环境治理、提高工艺装备水平为重点,积极采用200KA及以上大型预炼工艺、计算机控制技术、半石墨阴极炭块、干式防渗料、点式下料、烟气干法净化、原料供给超浓相输送等新技术。优先支持沁阳铝电集团、焦作万方公司、万基铝电公司、中早实业集团、三门峡天元铝业集团、神火铝电有限公司、登电集团的发展,重点支持神火铝电集团、登电集团、三门峡天元铝业集团等企业铝硅钛多元合金产品的发展。
铝材要控制初级加工低附加值铝型材发展,重点发展高性能、高精度铝板、带、箔、铸件、PS板、合金板等产品。积极引进热轧机和高精度冷轧机,替代高档铝板带和铝箔特别是铝箔的进口。重点支持郑州铝业公司、三门峡天元铝业集团等骨干企业的发展。
其他有色金属要重点支持发展大铜管棒、高导高强铜带、弹性精密铜带、高精度内外螺纹管等产品;支持铅、锌、铝、钨产品发展,提高档次及规模效益,搞好综合回收利用。优先扶持洛阳铜加工集团和新乡金龙公司、豫光金铅集团、洛阳栾川钼业集团等企业的发展壮大。
重点项目:初步规划重点投资项目27个(详见附表),总投资162.5亿元。完成达产后,预计年增销售收入222亿元,利税70亿元。
3.煤化工和石油化学工业
(1)以煤化工为主的煤炭工业
基本任务:在继续扩大煤炭资源向电能转化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炼焦、煤焦油综合精深加工等煤化工以及型煤、型焦、水煤浆等重大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实施,促进资源优势与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努力延伸产品链条,实现增值效益,同时,支持骨干矿井采煤工艺及综采综掘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原煤工效,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力度;积极采用跳汰重介、加压过滤、微泡浮选等先进工艺技术,以洗、选、配煤为方向,提高煤炭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在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扩大煤炭出口;继续执行“关井压产、限产压库”政策,扩大非煤产业发展,做到“合理安排产量、实施战略调整、开拓两个市场、减轻企业负担”。继续关闭破产一批资源枯竭、资产不良的生产矿井。
主要目标:力争煤炭气化、煤炭液化及型煤产品在技术开发和生产等方面有较大进展;原煤产量控制在8000万吨左右,洗精煤达到2350万吨以上,其中炼焦精煤850万吨,动力精煤1500万吨,煤炭入洗率由目前的14.7%提高到30%以上。
重点支持企业(集团):永城煤电集团、平煤集团、鹤煤集团、郑煤集团、义煤集团、焦煤集团、商丘神火集团等。
(2)石油化学工业
基本任务:充分利用我省现有资源和“西气东输”机遇,以延伸产品链条、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增加系列品种、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精深加工和最终产品的比重、顶替进口、扩大出口为主攻方向,着力培育比较优势明显的名优产品和大企业大集团,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努力提高生产集中度,同时大力开展“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重点选择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肥、轮胎等重点产业为扶持对象,拉动全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
主要目标:2005年,全行业实现工业产值700亿元,增加值270亿元,年均增长7.5%以上,实现利税总额70亿元;炼油能力达750万吨,聚酯生产能力达40万吨,载重子午胎生产能力达140万套,高浓度复合肥生产能力达250万吨以上。工艺废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外排废水达标率达到95%以上,工艺废气处理率达到8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