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传媒无障碍建设。“十五”期间,厦门电视台开设手语节目1档,并逐步争取增加电视节目字幕内容,发展信息交流无障碍,提高残疾人采集和共享信息资源的能力与机会。
(5)争取在医疗、旅游、商业等部分窗口行业试行推广哑语服务。
3、积极促进残疾人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十五”期间,除了继续搞好接待境外各种残疾人团体、慈善团体的来访交流,还要创造条件,争取组织我市残疾人走出国门,主动开展国际双向交流。
4、广泛开展残疾人自强活动,团结教育广大残疾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广大残疾人热爱生活、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十五”期间,开展经常性的“自强”事迹宣传、表彰活动,鼓励和鞭策广大残疾人奋发进取。
六、社区残疾人工作建设:
城市社区已成为面向残疾人、为残疾人直接提供服务的基本工作层面。“十五”期间,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将在我国全面推开,作好社区残疾人工作,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务目标:
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工作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做到社区残疾人组织普遍建立,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社区服务有效落实,残疾人社区康复广泛开展,残疾人社区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社区内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无障碍环境逐步改善,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主要措施:
1、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工作发展计划,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并将其作为社区工作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社区建设协调领导机构要吸收同级残疾人组织为成员单位。
2、依托社区居委会,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十五”期间,所有社区居委会都应建立社区残疾人协会。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残疾人协会的作用。
3、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社区康复点必须充分发挥作用,为社区残疾人提供便捷的康复服务。
4、为残疾人提供社区帮扶服务,“十五”期间,每个街道要建立1个社区残疾人服务站,发动和组织社区志愿者,采取“帮扶结对”等多种形式,为残疾人提供帮扶服务。
5、活跃社区残疾人文化生活,“十五”期间,残疾人比较集中的街道、居委会要创建残疾人活动室。社区管理部门积极组织辖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各类文化、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参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