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1、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结合机构改革,加大公务员竞争上岗、轮岗力度.改进和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健全公务员管理法规体系.提高公务员素质。
2、加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思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科学设岗为基础,以强化公正评价和单位自主聘任为核心,建立政府宏观指导、个人自主申报、评委公正评价、单位自主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管理体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健全符合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人才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3、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用人新机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企业经营者任职资格考核制度,建立经营者竞争、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加大市场化配置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三总师”的力度。
4、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的分配自主权,积极探索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研究建立与业绩挂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工资管理办法。对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试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度,试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研究建立科研人员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完善奖励制度,对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有杰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
(二)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在巩固“普九”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和专业方向,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效益,发展面向农业、第三产业的高等教育和高、中等职业教育。根据人才需求结构,调整专业设置,抓紧培养信息、生物等急需专业人才。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多渠道引进国内外资金,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素质。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建立健全我省继续教育的各项制度。完善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把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聘任职务、执业资格及人才流动的重要依据。建立分类别、多渠道、全方位的培训和管理体系。对现有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优化组合,按行业进行归口合并、调整、充实、提高,科学构建各类人才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和利用大中专院校的培训资源,打破学校与人才培养基地之间的封闭状态,提高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