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昆明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要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按要求完善本地区监测评估机构和制度,认真开展监测评估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规划》和本地区规划的实施情况。

昆明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

  前言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今天的儿童(0—18周岁)将是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主力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儿童期又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需要特殊的保护、关爱和理解,又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以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九十年代初我国政府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云南省政府和昆明市政府也相继颁布实施了儿童发展规划。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基本实现了昆明市儿童工作规划所确定的目标。
  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的要求,以相关部门的发展规划为基础,与《云南省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相衔接,特制定《昆明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简称《规划》)。《规划》以促进儿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儿童身心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为目标,提出我市在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环境方面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措施。《规划》的颁布和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市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儿童事业的持续发展。
  总目标
  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参与的权利,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促进儿童的主要生命指标和健康指标达到或超过我国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教育在全面实现“两基”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儿童成长的环境;贯彻实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儿童权益;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使困境儿童受到特殊保护。
  主要目标及策略措施
  一、儿童与健康
  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一)主要目标
  2005和2010年分别达到以下目标:
  1、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城市婚前医学检查率不低于90%和95%;农村婚前医学检查率不低于60%和70%。
  ——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2、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降至18‰和16‰。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25‰以下。
  ——降低5岁以下儿童肺炎、腹泻、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等主要死因的死亡率。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农村计划免疫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5%以上,安全注射接种点达到100%。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并逐步将新的疫苗接种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3、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
  ——开展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的监测,并使患病率以2000年为基数逐年下降。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
  ——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75%以上,其中高危体弱儿童管理率达85%以上。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70%和75%以上。
  ——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
  ——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合格率达95%以上。
  4、加强儿童卫生保健教育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的传播和蔓延。
  ——预防和控制儿童近视和龋齿。
  ——减少未成年人吸烟,预防未成年人吸毒。
  ——提供多种形式的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和不良心理矫正服务。
  (二)策略与措施
  1、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云南省母婴保健条例》和《云南省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实施办法》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建立执法体系,完善执法责任制。
  2、各级政府加强对妇幼卫生工作的领导并将其纳入任期目标考核,认真组织协调和督促各有关部门共同合作,创造有利于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确保对妇幼卫生、疾病控制等基本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并逐年有所增加。
  3、强化妇幼保健网络,完善妇幼卫生工作支持体系。要按有关规定健全完善乡、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逐步解决乡村医生报酬,稳定农村妇幼卫生队伍。乡镇卫生院要加强产儿科建设,市级保健院要提高科研和服务水平,研究和推广妇幼保健新技术,努力开展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的高层次服务。2010年乡、县级卫生机构均能开展生理产科及妇女、儿童保健全面服务,并能成为全乡、全县的指导培训中心;市级要有一个中级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实验室,每县有一个规范的新生儿急救治疗室,能够做产前诊断和遗传病初筛。
  4、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妇幼保健服务,为社区内儿童(包括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提供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服务。对儿童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测。
  5、农村要以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重点,实施“母亲安全”工程和《孕产妇、儿童死亡干预方案》,为农村儿童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服务,推广减少婴幼儿疾病、儿童营养不良、儿童意外死亡等预防措施和适宜技术。
  6、推行妇幼保健保偿、计划免疫保偿、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提高群众享受妇幼保健程度。
  7、向群众推广和应用母乳喂养、婴幼儿科学喂养、食盐加碘、口服补液疗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等适宜技术,提高农村儿童的疾病诊治水平,改善儿童营养,保障儿童健康。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