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昆明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通知

  10、重视奖励、表彰妇女中的先进分子,大力宣传妇女在两个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提高女性人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为妇女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妇女与教育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女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小学适龄女童入学率保持99.2%以上,辍学率2005年控制在2%,2010年控制在1%以下,基本杜绝小学适龄女童失学。初中阶段女童入学率2005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90%和95%,辍学率分别控制在2.5%和2%。
  2、提高高中阶段、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女性比例。高中阶段女性毛入学率2005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38%和50%以上,高等教育女性毛入学率2005年达到8%,争取10%,2010年达到17%。
  3、巩固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成果,加强农村妇女继续教育。成人妇女识字率提高到88%以上,其中青壮年妇女识字率提高到95%左右。
  4、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
  5、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
  6、改善妇女中特殊群体受教育状况,提高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流动人口中的女童、残疾妇女的受教育水平。
  (二)策略与措施
  1、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途径,缩小男女受教育差距。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强学校建设,保障女学生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受教育条件,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巩固“两基”成果;非义务阶段,为女性接受教育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和环境。
  2、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残疾女童、流动人口中女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帮助辍学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3、提高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水平,注重培养妇女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以及各种培训,使新增女性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要为初中毕业生中的女性提供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机会。农村初中教育要将基础教育与“绿色证书”学习结合,使女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劳动技能。
  4、努力创造条件,使农村妇女劳动者能普遍受到实用生产技术培训和文化知识教育。巩固扫盲成果,重点抓好扫盲后的文化、科普教育,并与推广实用技术、与妇女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和科技致富能力。
  5、重视妇女的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以及培训等各个方面,培养女性知识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普遍提高妇女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引导妇女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增强识别和抵制伪科学的能力。
  6、扩大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规模,采取特殊措施,积极利用网络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妇女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和机会。提高高等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女学生的比例,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完成学业。
  7、重视和加强特殊教育为残疾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对残疾妇女进行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提高残疾妇女受教育程度,增强其生存发展能力。
  8、努力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妇女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四、妇女与健康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享有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的预期寿命。
  2、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05年和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85/10万和70/10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分别达到85%和90%;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55%和6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住院分娩确有困难的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新法接生率达95%以上。
  3、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加强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2005年和2010年城市分别不低于90%和95%,农村分别不低于60%和70%;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的权利,普遍推行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逐年降低,到2010年控制在0.9‰以下;逐年提高妇科病普查普治率。
  4、提高妇女特殊人群的保健服务水平。为残疾妇女提供特殊的卫生保健康复服务;为老年妇女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服务;为流动人口中的妇女提供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防止和减少农村妇女的妇科病、地方病、碘缺乏病。
  5、预防和控制妇女性病发生及艾滋病病毒感染。提高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
  (二)策略与措施
  1、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云南省母婴保健条例》和《云南省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实施办法》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妇女卫生保健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
  2、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中,合理安排妇女卫生保健服务经费和科研经费。并引导卫生保健产业发展,满足妇女的健康消费需求。
  3、加强农村妇幼卫生保健网建设和规范化服务,推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加强人员培训,巩固农村妇幼卫生队伍,提高服务能力,做好农村妇女的医疗、预防、保健等综合服务,开展以防治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普查普治工作。
  4、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的妇女(包括流动人口中的妇女)提供医疗、保健、预防、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服务。开展以预防生殖道感染和预防乳腺癌、宫颈癌为主的普查普治工作。
  5、推行妇幼保健保偿、计划免疫保偿、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以生殖保健为中心,开展妇女青春期、婚前期、孕产期、节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保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