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
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
《昆明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通知
(昆政发[2001]6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三个开发(度假)区: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妇女儿童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昆明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昆明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今后10年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任务、主要目标和对策措施。经市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向市妇联反映。
二00一年十月三十日
昆明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
前言
1995年,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际,我国政府率先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以妇女为主体的政府规划,它向全世界郑重承诺:中国政府把提高妇女地位,全面赋予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将为此做出持久不懈的努力。
昆明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妇女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妇女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落实《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云南省妇女发展“九五”规划》,制定并实施了《昆明妇女发展“九五”规划(1996—2000年)》(简称《“九五”规划》。这是我市第一部以妇女为主体的政府规划,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市妇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第一次设定了妇女发展的目标,第一次明确了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推动妇女事业发展中的职责,第一次采用监测评估的方式,用统计数据对妇女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妇女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在提高昆明妇女综合素质、促进妇女参与发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及推动男女平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构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工作格局。《“九五”规划》的实施,改善了我市妇女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加速了男女平等的进程,在全市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九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妇女在经济、政治、教育、健康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全面进步,为21世纪的妇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1—2010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妇女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市的妇女发展必须有更高的目标和更快的前进步伐。
为了更好地维护妇女权益,提高妇女整体素质,加快实现男女平等的进程,发挥广大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昆明市委、市政府坚持昆明妇女发展必须建立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基础之上,并与之协调一致的基本精神,充分体现男女平等发展、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原则,按照《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并与《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云南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相衔接,特制定了《昆明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简称《规划》)。
《规划》确定了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法律、妇女与环境6个优先发展领域,并把促进妇女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强化政府职能,健全促进妇女发展进步的机制,动员社会力量,为昆明妇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广大妇女在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争取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推动昆明妇女事业新发展。 总目标
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妇女的全面进步。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政治权利,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和决策水平;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主要目标与策略措施教育机会,提高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和比例;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分享社会资源的程度和生活质量,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实现。
主要目标与策略措施
一、妇女经济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获得平等参与经济活动和共享经济资源的权利和机会。
2、实现男女平等就业,保障妇女劳动权利,妇女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保持在40%以上。
3、保障女职工享有特殊劳动保护。
4、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位一体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面达90%以上。
5、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少贫困妇女数量。
(二)策略与措施
1、执行国家制定的妇女平等参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有效服务,如信贷、土地、技术、信息等。农村妇女享有与居住地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宅基地分配权、土地补偿费、股份分红等权利。
2、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保护妇女平等就业的劳动管理机制,规范就业市场管理,禁止招工、招聘中对女性歧视,切实保障妇女平等参与就业的权利。